
三寸金莲
民国初年,大同鼓楼街一带,店铺林立,游人如织,十分的繁华热闹。从鼓楼往南走不远,有一家做皮毛生意的店铺,店铺后面是一个院子。院子很大,共有两进。东家姓张,人称张掌柜。张掌柜看上去有五十岁上下,面色红润
民国初年,大同鼓楼街一带,店铺林立,游人如织,十分的繁华热闹。从鼓楼往南走不远,有一家做皮毛生意的店铺,店铺后面是一个院子。院子很大,共有两进。东家姓张,人称张掌柜。张掌柜看上去有五十岁上下,面色红润,体态微胖,留着八字胡,身着黑缎子马褂。他正襟危坐在堂屋里的太师椅上,脸涨得通红,手里端着水烟袋呼噜呼噜地不停地吸着。他正为他的宝贝女儿春英缠脚的事生气呢。张掌柜那阵子顾忙生意,没心思去操心家里的事,今天,听妻子说女儿好几次把缠脚布偷偷地松开,又看妻子心慈手软狠不下心,从大青花瓷瓶里把鸡毛掸子往出一抽,放在了八仙桌上,唬着脸一屁股坐在了太师椅上,装腔作势地对小女儿说,如果再敢松开缠脚布,就用掸子狠狠地打。春英从来没有见过大大这么凶狠的样子,不敢吭声了,两只小手在眼睛上一边不停地揉,一边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哽咽着。
刚缠脚的那阵子,春英疼的整天哭爹喊娘,稚嫩的嗓子都哭哑了,可是,大大和妈忽然变得铁石心肠,无论女儿怎么哭闹,脚还是注定要缠的,而且是不容置疑的。到了六七岁时,春英的脚已缠成型,那只小脚看上去又白又嫩,就像是剥了皮的笋尖,玉竹纤纤,金莲弯弯,人见人爱,人见人夸。最感到欣慰的当然还是春英她妈,听到有人夸女儿的脚,心里就感到无比的欣慰。
女大十八变,一转眼春英长成了水灵灵的大姑娘,在鼓楼街一带可算得上是一枝花。春英天生丽质,聪颖贤慧,一双杏眼,秋水涟涟,清澈明亮。樱桃小嘴微微一笑,脸上的一对酒窝煞是迷人。更有一绝是她的一双金莲,长得小巧玲珑、周周正正。走起路来就像是风摆的杨柳,婀娜多姿。上门提亲的人当然是不少,媒婆一个接着一个地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后来,大大和妈相中了泰兴绸缎庄的王家二少爷。春英过门那天,王家的婚礼办得很排场,迎娶新娘的队伍拉了足有半里路,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后面八抬大轿一路上吹吹打打,招摇过市。新娘子下了轿,王家的大门口张灯结彩,人声鼎沸,里三层外三层被看热闹的人群围了个水泄不通。谁都知道王家的二少爷娶得新媳妇是绝色美女,都想一睹芳容,大饱眼福。可惜的是那时的新媳妇下了轿,头上都蒙着红盖头,充其量也只能看个身段和裙下走路时露出来的绣花鞋。尽管是这样,可看过热闹的人还是感到心满意足。日本人占了大同,王家的大院里驻进了几个带家眷的日本军官。这些日本军官和家眷,住在了前院里,王掌柜一家老小都被赶到了后院。
自从住进了日本人,王家的大院热闹起来了,那几个日本娘们整天凑在了一起嘻嘻哈哈叽叽喳喳,说着一句也听不懂的日本话。一到晚上,日本娘儿们就一起坐上洋车到鼓楼西街的日新剧院里去听戏。日子久了,出来进去的那些日本娘儿们发现后院的二少奶奶长的漂亮,特别是那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样子,实在是好看。她们把春英围当中,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惊讶地品头论足,唏嘘不已。春英刚开始看到陌生人这样看自己,有些不习惯,只是低着头红着脸。日子一长,她也不感到害羞和恐惧了,那些日本娘们也和春英友好亲善起来。一个叫三木良子的还经常给春英送瓶香水或是太妃糖之类的。春英呢,也一句半句的也能听懂她们的意思,渐渐地彼此之间都熟悉了,她们也把春英当成了朋友,有时出去看戏,也把春英带上。每到夜幕降临,那些日本娘们一个个涂脂抹粉,打扮的花枝招展,坐着洋车来到日新剧院。她们一进来,跑堂的伙计们就忙了起来,端茶倒水递手巾忙个不停,那时的春英也算是风光一时了。
一天,日本宪兵司令中村也来看戏,在楼上的包厢里正巧和来看戏的那几个日本娘们打了个照面,当他看到春英时,突然眼睛一亮,说了一声:“哟西……”
他让身边的那个中国翻译官,来到了日本娘们面前一打听,才得知这个来看戏的中国女子原来是她们的朋友。他把情况向中村一说,中村竖起了大姆指,说:“花姑娘的,顶好,顶好!”
还没等到散戏,那个翻译又来到了春英跟前说:“中村太君说了,散了戏,你不要走,他要请你到凤临阁去吃夜宵。”
那几个日本女人一听,心里明白这个中村在打春英的主意,可她们也不敢明着去招惹他。眼看着戏就要散了,春英急得就像是热锅里的蚂蚁,哪里还有心思看戏了?她想借机会跑掉,可一双小脚连走路都费劲,别说是跑了。看到春英坐卧不安的样子,三木良子急中生智,顺手把身上的和服脱了下来,给春英穿上。她又和另一个叫美代子的在耳边嘀咕了几句,美代子点了点头。美代子带着身穿和服的春英假装去厕所,悄悄地遛出了剧院。出了剧院,一看没有人跟踪,叫了一辆洋车,上了车一溜烟儿地跑了。
散了戏,中村带着翻译官和几个日本兵,来到包厢外面等候春英,可他等到的却是一身中国女人装束的三木良子,中村歪着头气急败坏地大声地骂道:“八格!”一挥手带着几个日本兵走了。
为了怕中村再来找麻烦,春英在乡下姥姥家躲了很长时间才回到王家的大院里。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敢和日本娘们去看戏了。
日本人走后的第二年,大同城里暴发了一场瘟疫。那场瘟疫实在是太厉害了,没几个月的时间,就死了很多的人。而且,一死还都是一家子。王家人也在劫难逃,先是王掌柜的没了,后来又是二少爷,再后来……不出两个月,死得死,亡得亡,一家人只剩春英一个人大难不死,在那场瘟疫中活了下来。王家院子里一下子冷清下来,春英只好回到了娘家,年纪轻轻地成了寡妇。
春英守寡到了第三年,经媒人介绍嫁给住在南关的胡长贵。胡长贵比春英大了整整二十岁。胡长贵虽说长得其貌不扬,为人却很厚道。他原籍是灵丘人,早些年老家遭灾荒,扔下家口只身一人到了东口外谋生。在东口外康保一带给人打短工,替人家割大烟种莜麦,后来又贩起了牲口。经过十几年打拼,胡长贵渐渐地有了钱,就回到老家去接老婆孩子。到了家一看,老婆嫁了人,孩子也姓了别人,他一气之下就来到了大同,在城南买下了几百亩良田,又在南关街一带买了一处四合院住下。日子过得是很富裕,可家里就是没个女人打理也算不上是个家。媒人倒是给他说了几个,有未出阁的黄花闺女,也有守寡多年的寡妇,可他一个也没相中。这个胡长贵别看一把年纪了,如今财大气粗,挑头也就大了。不是嫌对方长得不咋样,要不就是嫌人家托儿带女。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