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路

雌路

睇目小说2025-03-31 19:02:25
来时的路,已是暮霭迷蒙,枯草迷离,但青山依旧在。满山松涛起伏,淹没了枯草落叶。女人抱着襁褓中的女婴徒步挪过一架独木桥,逶迤在夕阳染红的崎岖山径上。依山傍水处,有小桥流水人家,小屋前枯藤缠老树,昏鸦振
来时的路,已是暮霭迷蒙,枯草迷离,但青山依旧在。满山松涛起伏,淹没了枯草落叶。
女人抱着襁褓中的女婴徒步挪过一架独木桥,逶迤在夕阳染红的崎岖山径上。依山傍水处,有小桥流水人家,小屋前枯藤缠老树,昏鸦振翅。几声犬吠,鸡鸭鸣送。恰似一路晚歌。只是谁家的媳妇抱婴负裹回娘家?鸦犬鸡鸭伸长脖子不知妇孺步履所云。古道上有西风化作瘦马驮妇孺迤逦而去。
有道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移动的红点如一叶小舟出没松涛绿波里。
女人记起这已是第四座山。再爬过大大小小十六座山,就可以看见一条河的源头。女人明白,那条河绕过省界向前流经女人的家乡,再注入一个著名的湖,潜入一条很长的江,最后东流入海。
翻过二十座山,可以依河顺流而下。在水的一方,定有人仰首瞩望。
只是夕阳西下,断肠人仍在天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夜莺唳巢处,女人抱婴落座,依树喂婴。女人解下背裹,取出婴褥。女婴乳后熟睡。女人取出红薯干咀嚼,慢悠悠,空茫茫,却咀嚼出了心事。
在婆家待产的阿蓓不知现在是否睡了?去年秋天,男人空手从娘家娶走女人时,男人不曾向爹娘敬献一钱一物,爹娘亦未准备一针一线嫁妆,女人唯一带走的就是那只尚未生育的雌狗。婆家正好养了一只雄狗。雌雄结婚交配,如今已是喜上雌腹。女人凌晨出门时,唯有怀孕的母狗为她送行。婆家的人都还甜在睡梦中。男人醒来摸摸身边,已知女人去意早定,睡意朦胧中笑出一句“早该走了”,便又潜回梦境寻新欢去了。女人翻过第一座山时,母狗依然相随伴送,爱恋不舍。女人知道母狗不能远行,况且公婆和男人都还盼母狗肚里的娃出来卖几个钱。女人只好忍痛割爱说:阿蓓,回吧。女人因为母狗是来自娘家的“陪嫁物”而叫她“阿陪”并改称“阿蓓”。阿蓓腆着肚子含泪跪求,意思是要女人带它走,不要留下它。女人知道婆家的公狗很凶,阿蓓第一天来就被公狗咬伤了,后来由于不肯依顺而受到欺凌。
女人舍不得留下阿蓓,唯恐它受尽虐待。正当女人和母狗难舍难分时,公公、男人和公狗来了。女人的左右脸上便光荣地烙上了老少两个男人十个指头的痕印,背上是竹条揪出的血道道,如无限夸张的指印。母狗也遭到公狗袭击,并跪着替女人求饶,为了免去女人进一步得到老少两个男人的送行“礼物”,赶紧往婆家跑。公公、男人和公狗这才随母狗而去。女人襁褓中的女婴早已啼哭为已。
女人咬着咬着,嘴边剩出的薯条早已被泪水溅湿。泪水是什么味?淡而又淡。而秋夜冷冽的月辉却在女人脸上和薯条上鳞闪成一条条光河。女人记起这是自己辛辛苦苦种大的薯瓜又由自己辛辛苦苦切晒而成的。公婆和男人都不爱嚼,曾为此打骂女人,说女人死心眼只为自己解馋,却不多挑几个薯瓜去卖钱。
这干薯条女人就爱嚼。可怎么就嚼不出个味来呢?

太阳再一次升起来的时候,女人已爬坐在第六座山上揩汗歇息。女婴醒来就哭要奶吃。女人撩起上衣喂奶。女婴吧嗒着却不睁眼,仿佛这山间光线太强烈,她受不住。
女人放眼望去,有老父抡锄挖土,锄下有红的、白的薯瓜上下翻斗。女人顿感肚腹饥叫。喂了奶,便向老父求食。老父热情地送给女人四五只,女人只要了两只。
坐在树荫下啃吃薯瓜,女人想起六岁那一年和弟弟随父亲上岭挖薯,女人嘴馋多吃一只薯瓜,父亲把她揍得鼻孔流血。而四岁的弟弟却一连吃了两只,第三只没吃完就扔掉了。女人说怎么不打弟弟。父亲说弟弟是男的。女人从此记住了男的可以比女的吃得多而女的决不可以比男的吃得多这个道理。
泪水在手里的薯瓜上流走。老父见状居然又送了两只给女人。女人更是感激流涕。

在第七座山上,女人找到一条小溪。由于不停息地走山路,有微汗渗入衣衫。女人便取出毛巾隐到暗处洗脸擦身。脸上和背后隐隐作痛,女人才记起昨天早上挨过打。女人忍着疼痛却轻轻笑着说:以后你们再也打不到我了。便有一丝快意掠过女人的眉宇唇角。女人托起蓄着奶水胀胀的奶子,浇水仔细地清洗。女人明白这是婴儿的命根子,不能脏了它们,也不能亏了它们。女人更庆幸那两个男人没有往它们这里抽。女人不禁又得意地笑了笑。
在第七座山和第八座山交界处,天上竟飞起了一阵毛毛雨。太阳躲在云层里欲出未出,有点作梗。女人觉得这毛毛秋雨飘在身上挺舒服的。好不容易爬上滑溜溜的第八座山。女人便坐下来歇息。
女人想起七岁那年上学的第一天也正下毛毛雨。那天回家时不小心在下坡路上滑倒了,新衣服和新书包都沾了泥水。回到家父亲便又打了女人,甚至不让女人去读书了。女人第二天还是哭着要去。父亲便规定:以后又摔了就不准再读。女人咬咬牙便答应了。女人以后走路非常小心。小心成了女人的一种习惯。读完了一年级放假那一天回家路上又下暴雨,女人没带伞,为了躲雨,便在暴雨中疯跑。快跑到一个人家的屋檐下时,终于摔倒了。浑身泥水,书包里也进了水,嘴角处却流了血。那家屋里突然跑出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把她扶进他家屋里,还找了他妹妹的衣服给她换了。换了衣服她却哭了。男孩劝她,哄她。她最后哭着说,她以后没有书读了。男孩问清了原委,便打伞送她回家,帮她向父亲求情。父亲却很凶地揍了女人一顿,并且当着面骂男孩多管闲事。男孩气跑了。
快上二年级了,父亲真的不让她上学了。父亲说不是男的,书读多了也总是别家的人,能认识自己的名字算几笔数就行了。女人从此又明白了男的可以比女的书读得多而女的决不可以比男的读得多这个道理。因为女人总是别家的人。
但后来由于自己努力争取和那个已上初中的男孩的暗中帮助,女人好不容易在八岁那年终于又背上书包上了二年级!

下雨天,女人时不时在山沟人家歇歇脚,有好心人家还留女人过夜,供食。
女人是非常顺利地读完小学的。因为每年她都在班里拿第一名。父亲在她上二年级时就是因为她答应每年拿第一才让读的。考初中时拿了全校第一。父亲说女孩子读完小学就足够了。女人哭着说父亲不守诺言。正好那天那个雨天帮过她的男孩的父亲在她家里催粮。男孩的父亲是村干部,而且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部都是高学历,三个大学两个中专。那个男孩那一年刚好考上大学。男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