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婶儿
三婶儿本名叫杨三娥,天生一副好嗓子,对二人转那是无师自通。你别看她只是小学本科儿毕业,二人转的曲儿、调儿、词儿,玩儿得才溜呢!你除非别让她沾边儿,听几遍就会,唱得是有板有眼,没少赚掌声。那些年,东北农
三婶儿本名叫杨三娥,天生一副好嗓子,对二人转那是无师自通。你别看她只是小学本科儿毕业,二人转的曲儿、调儿、词儿,玩儿得才溜呢!你除非别让她沾边儿,听几遍就会,唱得是有板有眼,没少赚掌声。那些年,东北农村的庄稼大部分是种一季儿,春种秋收,进入十月份就没啥事了,人们就开始进入了“猫冬儿”的阶段。
这时的爷们儿就东家西家地喝开了大酒,没几个清醒着回家的。妇女们也不闲着,最开始是张家长李家短地扯闲篇儿,因为扯舌总打架,被醉了酒的爷们儿一顿臭骂,也就都收敛了。
再后来,人们开始扭起了大秧歌,你裹一块被单儿,她扎一块带色儿的布,随着锣鼓点儿,甩开膀子,扭着屁股就耍开了。爷们儿在旁边就着酒劲儿吆喝着,老头儿老太太笑得前仰后合,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儿,场地上蹦达起了团团烟土,一时半晌儿都不散。锣鼓声隔着几座山都听得见,吓得山鸟儿扑啦啦地飞走,蹲在树上的松鼠仓皇逃窜。
这还不嫌乱,有人在旁边又打开了场子,唱起了二人转。我三婶儿那是一蹿多老高,扯开嗓子可就唱开了。本来,三婶儿杨三娥在腰堡儿家里做姑娘的时候就是远近闻名的“戏匣子”,这阵式那还能少了她这个“穆桂英”?这一唱不要紧,南北二屯的人是越聚越多,人山人海的,来晚了那可就没有好地方了,惹得全堡子是家家早早就开始吃饭。饭还嚼在嘴里,就搬个小凳子往场子赶。
三婶儿杨三娥本来是一个农村妇女,小学才磕磕巴巴毕了业,没什么文化儿。可她天生地聪明,二人转那大段大段的词儿她是沾边儿就会。最叫绝的,是三婶儿会编词儿,既合辙又压韵,还符合当时的情景。那一年县里的专业剧团来我们堡子演出,剧团的编剧偷偷地听了我三婶儿的唱,眼睛瞪得老圆,嘴嘎巴着楞是老半天没说出话来。我三婶儿如果不是小学本科儿毕业,哪怕是初中文凭呢,可能早就是专业剧团的演员了。
后来,三婶儿跟着我三叔因为倒腾牲口在内蒙古落了户,堡子里的人们就再也听不到三婶儿那纯正的二人转了。
前几年我回老家,上了岁数的人还念叨呢:现在的二人转是啥玩意儿,和三娥子比,那可是差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雕刻时光或被时光雕刻
下一篇:“筺”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