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均,西望长安的等待与执守

郑均,西望长安的等待与执守

同门异户散文2025-04-06 05:44:55
等待郑均,用了一个很漫长的时间,是四年,是五年,还是六年?时间似乎变得已经无足重要了。只有他的嗓音再次雷霆般响起时,恰逢这个令人有点愉快,也有点闷闷不乐的秋天,而这张可值期待的专辑,将时间宿短成一张纸
等待郑均,用了一个很漫长的时间,是四年,是五年,还是六年?时间似乎变得已经无足重要了。只有他的嗓音再次雷霆般响起时,恰逢这个令人有点愉快,也有点闷闷不乐的秋天,而这张可值期待的专辑,将时间宿短成一张纸的厚度,一粒种子下坠的距离。昨天与今天,一纸之隔或种子离树之间,是郑均始终高扛摇滚大旗的信念。
在一个盛产娱乐和选秀的时代里,一个心灵不断被浮躁所蚀化的今天,郑均对音乐的不离不弃的坚守,起码,在某种程度上安慰着男人关于力量的膜拜和图腾。
这就是摇滚!
当所有的“快男”,所有“超男”在千方百计地用自己漂亮的面孔扭曲着关于男人的定义时,我们紧跟着便是灵魂被掏空,思想被萎顿。而在娱乐的铜墙铁壁中,我们想听到一点真正男人的声音,都显得捉襟见肘,显得如此的奢侈,如此的豪华。
《长安长安》,郑钧用专辑的名字向他那盛产摇滚歌手的故乡致敬,从开篇的《奴隶努力》到收尾的《老男孩》,无论激越令血脉喷张,或是温情如清涧垂溪,你都能清楚的体味到这是一个男人,一个真正的男人在歌唱。
本以为时间会钝去的不仅是一个男人的毕露的锋芒,剪去的并不仅是一个男人飘荡的长发,还有一个男人的思想。本以为已经在枯老的思想里打转的郑均,却在时间之手的磨练之后,少了的仅是一个少年轻狂的鼓嘈,他从容如兄长般坐在你的身旁,也不再是令无数女人瞬间狂热不已的态势。但血性,不仅在咆哮中才可滋生,他是一个男人在历经悲欢离合后所沉淀出一种大爱无疆的情怀和骨子里埋下的种子,灵魂深处关于人世和人心深切的洞察和悲悯。
但他的声音依然在时光粗砺的磨刀石上,锋利的剑锋的直指人心……
《长安长安》,郑钧用六年的创作终于带我们回到了13年前,那个让人怀念至今的赤裸裸的时刻。那时刻可以仗剑天涯,可以情怀浓烈,那是个盛开理想之花的音乐黄金期。
我们如今的回望不仅为了纪念,也是了汲取那曾经的青葱年华。

《长安长安》是一条路,一条通往怀念,通向故乡,通向远方的路。整张专辑飘扬着郑均那特有的旋律动机,生活和理想的气息,扑面而至时,心情便会在音乐的起伏中忧伤的懒散着、狂放的简约着。
摇滚的路程我们走了多久,还要奔跑多长?没有谁能给出答案。你们和我一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胜寒一起只在体验摇滚的过程里,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感到有漫溢过眼眶的感动,为这已经久违却曾未远离的血性,作温柔的点缀。
谁还在坚守这片并不繁华的摇滚的麦田?那曾经热泪和汗水齐飞的征途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渐行渐远背身而过的影子,或卸甲归田,或光荣投降。只剩下这萧萧的秋色,只剩下一声寂寞的呐喊!
谁来为摇滚正名?谁来为新世纪的摇滚确立一柱耸立的标杆?郑均,终于在等待了六年之后,用破茧而出的勇气,在这个秋天的日子完美现幕。

生命没有了/灵魂他还在/灵魂渐远去/我歌声依然/一路西行一路唱/唱尽了心中的悲凉/我生来忧伤/但你让我坚强/长安长安
遥望着残缺/昨日的城楼/吼一句秦腔/你热泪纵横/娘亲还守在城门外/妹妹在风雨中等待/她生来忧伤/但我让她坚强/长安长安
寒夜常梦见/你鹤发童颜/此去几千年/谁将你陪伴/一路西行一路唱/唱尽了心中的悲凉/我生来忧伤/但你让我坚强/长安长安

久违而依然熟悉的声音,在这个有点孤单却不失希望的长假之夜里,作为一个孤单的聆听者,在我看来,这样的声音,无关怀旧,也无关愤怒,那只是一个灵魂,在西望长安时依然血性十足的呐喊,依然热泪盈眶的等候,依然顶礼膜拜的持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