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西草堂集補遺》序

《隰西草堂集補遺》序

鬼灵精杂文2025-03-30 23:22:32
郭沫若先生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说:“甲申年总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年。规模宏大而经历长久的农民革命,在这一年使明朝最专制的王权统治崩溃了,而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朝的入主,人民的血泪更潸流
郭沫若先生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说:“甲申年总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年。规模宏大而经历长久的农民革命,在这一年使明朝最专制的王权统治崩溃了,而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朝的入主,人民的血泪更潸流了二百六十余年。这无论怎样说也是值得我们回味的事。”在这场变革中,中国的文人们有的慷慨赴死;有的出家隐居;有的投与清朝;有的奋勇反抗宁死不做贰臣,成为明朝遗民。徐州大地就出现了万寿祺、阎尔梅两位文人,他们奋勇抗争,死不出仕清,历史称之为“徐州二遗民”。
万寿祺,字年少,又字介若、内景。生于1603年,江苏徐州人。崇祯庚午年举人,工诗文书画,琴棋刀刻,百工技艺,细而女红刺绣,粗而革工缝纫无不通晓,风流豪宕倾动一时。明亡后,万寿祺举兵太湖反清,兵败入狱,后脱走江北,隐居淮安,自题陋室为“隰西草堂”。顺治九年,万寿祺怀着“国仇未雪身仍在,家散无成志有余”的遗恨,离开人世,遗有《隰西草堂集》九卷,内容多为晚年之作。
民初教育家罗振玉编著的《明季三孝廉集》对《隰西草堂集》做了补遗。后徐州府萧县人李辅中再编《万年少先生年谱》又做了新的补充,其同鄉段栻在專著《萬年少先生事蹟匯輯》也对万寿祺作品进行收录补充,这都为万寿祺研究做出了贡献。
今沛县张宪涛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方收集万寿祺佚诗佚文及其家人作品,会同前人所收录,整理成册,编录为《隰西草堂集补遗》一册,真是可贺之事。
宪涛酷爱文学,犹喜徐州二遗民研究。多年来于工作之余,笔耕不辍,成果丰硕。同学好友多次劝其以此精力谋于财道,宪涛笑曰:钱财身外之物,得生存即可。文字千古,文化赖之以续。
宪涛治学严谨,事事求其依据,力争还原历史真相。《隰西草堂集补遗》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万氏佚诗词61首,第二部分收录万氏佚文集61篇,第三部分收录万氏亲属诗词文82首。其中徐州状元李蟠是万寿祺的孙婿,其祖父李向阳是万寿祺至交好友。这些资料使万寿祺研究工作有了延伸,对徐州历史文化的研究起到补充作用。
我与宪涛因研究阎尔梅结为知己。今宪涛所辑录之《阎万作品补遗集》初告成功,很感欣慰。草就此文,权当为序。期待日后能有更多发现,以补今日所缺。
沛人阎强书徐州2011年4月28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