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奇峰看不足

雁荡奇峰看不足

讯缄散文2025-03-22 15:03:23
雁荡山以北雁荡最为有名,奇峰怪石、飞瀑流泉,争妍斗胜,蔚为奇观。一到灵峰,就能看到两块高大的岩石凌空耸立,相合如掌,俗称“合掌峰”,但行走数步,换个角度去看此峰却变成“雄鹰展翅”。向导说,如果夜间向北
雁荡山以北雁荡最为有名,奇峰怪石、飞瀑流泉,争妍斗胜,蔚为奇观。一到灵峰,就能看到两块高大的岩石凌空耸立,相合如掌,俗称“合掌峰”,但行走数步,换个角度去看此峰却变成“雄鹰展翅”。向导说,如果夜间向北看它,又变成一对夫妻,左边是一卷发妇女,穿连衣裙衫,右边偎依的是位有须的老汉,肩背包袱,象从远方云游归来,两人显得十分亲热。但要换个角度观看,它又变成一对乳房……所以,这灵峰又被唤作“合掌”、“雄鹰”、“夫妻”、“双乳”诸名,奇峰怪石,可见一斑。
灵峰北面有座“金鸡峰”,正面仰望象金鸡报晓,又象将军策马欲奔;可走到北斗洞前观看,又变成“美女梳妆”了。金鸡峰对面有“犀牛望月”,形象毕真,特别是露出的牛角、牛齿,令人感叹大自然造物的奇妙,更有趣的是每当月升之时,它朝拜婵娟的姿态更显得憨态可掬。还有“双笋峰”也很奇特,双峰如一对春笋耸立,但从侧面去看又变成一对对天高燃的蜡烛。如果夜间从红亭方向去看,双笋峰又变成一个老太婆的半身雕像,头和肩以及眼晴和嘴都刻划得栩栩如生。如再前行二十步,则又变成一位胡须满脸的老汉。
由灵峰东行,过“果合桥”(桥架在园如磨盘的石上)便是谢公岭,因南朝诗人谢灵运曾做过永嘉太守之故而得名。攀上八百级石阶便到岭头,上有“落屐亭”,传说谢灵运常穿一种木屐,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这儿是他下山处。其实,谢公并未到过雁荡山,当时此山尚未被人发现。
下坡又有一亭,由山路向西北望去,有一怪石象一对镜梳妆的少女,名曰“美女峰”。其东又有“老僧岩”,高约十五米,形似披袈裟合掌的长老,拜伏在一块形似大钟的园石之前,故称“老僧拜钟”,是雁荡著名景点之一。夜宿净名寺。
第二天进净名谷,小溪北面悬崖峭壁,呈深褐色,其名为“铜墙铁壁”。谷内有“水帘洞”,水从洞顶下注,有如水帘飘落。洞西有掌状黑石,兀然斜立,石纹有如点点梅花,故名“梅花桩”。桩旁立有诗碑:“老梅耐冷心如石,此石何年幻作梅?似怨暗香妨大隐,无言独到海山来。”诗石别具风味。
西行,一路奇石若干,都很形象,如“将军抱印”、“朝天鲤鱼”、“三仙谈诗”、“听诗老叟”等。走到灵岩饭店,看群峰环抱、奇石争妍的景色,实在让人留恋忘返。那面红旗迎风招展(展旗峰),那奇特的一柱擎天(天柱峰),遥看两峰左右耸峙,显得气象万千;其后又有屏霞、卓笔、独秀、双鸾、卷图诸峰掩映,真是峰峦交错、百看不厌。在卷图峰下又有小龙湫瀑布,高约三十丈,水从天外飞来,声震山谷,景色绝幽。
为见大龙湫,得翻马鞍岭。沿路奇峰怪石如“观音峰”、“回头鹿”、“上山鼠”、“下山猫”等,均惟妙惟肖。走近大龙湫,只见一道飞瀑,悬空飘洒,象道洁白的丝绸飞舞在半空,煞是壮观。它的奇妙处,在袁枚诗中早有淋漓尽致的描写:“龙湫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锦,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有联赞美大龙湫云“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充分说明它的佳丽处。大龙湫之东的峡谷中,还有许多形象逼真的奇峰,如升起风帆乘云而行的“一帆峰”,但从侧面去看,它又象一把烽利的剪刀……再向东行,在宋代古寺遗址上还能看到亭内有口大铁镬,重达两万余斤,可供当年数千名和尚和香客进食。它的对面还有神形兼备的“火焰山”奇景立在山坡:远远看去,端坐山上的是衣帽整齐的唐僧,他的对面立着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他们好象在商量如何走出火焰山。这群生动的人物造型,的确在雁荡群峰中也是少见的奇观……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