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是一场修行
生活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有人嗜烟酒、有人喜钓鱼、有人痴下棋、有人迷唱戏、有人乐跳舞、有人爱画画、有人擅弹琴、有人愿吹曲、有人好养小动物。我则钟情于文字,无论是拜读经典名著,还是自己写散文随笔。我把
生活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有人嗜烟酒、有人喜钓鱼、有人痴下棋、有人迷唱戏、有人乐跳舞、有人爱画画、有人擅弹琴、有人愿吹曲、有人好养小动物。我则钟情于文字,无论是拜读经典名著,还是自己写散文随笔。我把文字当成一场修行,就像古往今来那些苦行僧,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困顿之中磨砺以使灵魂得到圆满。玄奘法师西行,九死一生,方取得真经。鉴真和尚东渡,波折重重,以致失明,才远播佛法及大唐文化。藏民去布达拉宫拜佛,无论多远,沿途行三跪九拜大礼。玄奘、鉴真以及藏族佛教信徒他们之所以愿意那么做,就因为心中有坚定的信仰。我对文字亦有类似的情感,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为笔尖下的文字,被他人读到对我来说是种乐趣。一次文学活动上,有位老作家感叹我们这些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文学这条路太艰辛,你们何苦来哉”是啊,写文字挣不了什么钱,甚至说不经历人生的跌宕,吃不了苦头就无法成为优秀的作家。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一诗中亦提道“文章憎命达”,这位诗圣就一生潦倒,虽曾在仕途行走,但都是小官。又恰逢乱世,大半辈子颠沛流离,最终被饿死。曹雪芹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生贫病交加。正是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写出“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的煌煌巨著《红楼梦》流芳几百年。鲁迅先生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列为暗杀对象,生命遭遇威胁,但依旧以笔代戈,奋笔疾书写出一篇篇至今还有影响力的杂文小说,直到去世。周汝昌先生居于陋室,淡泊名利。虽然双耳失聪,两眼也近于失明,但依旧未停止对红学的研究,先生一辈笔耕不辍可谓著作等身。除了这些大家,有的作家要深入偏远乡村采风,之后写出一部令世人赞叹的长篇小说。有的作家尽管面临各种威胁,依旧为了良知写出经过调研的纪实文学。有的作家尽管知道自己写完一部新作会大病一场,却依旧愿意伏于笔案写出呕心沥血的文字。这都令我敬佩,他们所作的便是身为作家的修行。还有写作时绞尽脑汁遣词造句,每个字每句话的不停的选择更改最终落笔的过程亦可看作是修行。
曾与朋友聊天,他不解的问我:“做生意多赚钱的,写文字能挣几个钱,还苦兮兮。干嘛不去做买卖,非要写什么文字?”没错,做生意是挣钱,能够满足物质上的需要。但一味只知赚钱,其他的不顾,到最后腰包鼓鼓,精神干瘪,在我看来可怜。许多人是很有钱了,但精神上贫乏,说出的语言粗鄙不堪。有的人虽然所挣不多,但他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灵魂的升华,不断的阅读,令他精神饱满。文字不是追名逐利的工具,而是让你将阅历思想浓缩在纸上,能让读它的人引起共鸣,或者面临类似困惑却不知如何解决的人看到所写的文字得到启迪。能够得到认可,相信那种成就感恐怕只有作者才能明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每个为文者的理想。读万卷书是知识文化的积累,行万里路则是经验阅历的丰富。只有两者都做到了方能写出经典的文字。缺少一样,所写的文字都是单薄干瘪的。这个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场修行。人生是一次苦旅,我们既会尝到苦辣酸甜,又要经挫折坎坷艰辛。既能得成功胜利喜悦,又需受失败痛苦折磨,能够将这一切写成文字也是难得的。工作赚钱是为满足生活需要,读书写文则是让灵魂丰盈。两者并行不悖,可以说是有机统一。就像是衣服的两个面,只有都充实才能成为真正富裕的人。文字是一场修行,无论处于哪种人生境遇都能安然面对,且将之写成文字以飨读者,让作者自身的灵魂得到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