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炒作和作秀
《亿万富豪认乞丐当干爹》中这样介绍两位受助人:“父亲81岁,名叫沈亚买,没有劳动能力;45岁的儿子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两人多年靠邻居施舍过日子,父亲以前甚至曾沿街乞讨……”我也曾经是一个过着乞丐般
《亿万富豪认乞丐当干爹》中这样介绍两位受助人:“父亲81岁,名叫沈亚买,没有劳动能力;45岁的儿子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两人多年靠邻居施舍过日子,父亲以前甚至曾沿街乞讨……”我也曾经是一个过着乞丐般生活的农村残疾人,深深体会到沈家父子生活的艰难,他们能碰上贾富豪这样的好人,也算是几世修来的福。
看完这篇报道,我很为主人公贾永清的义举感动。可一些网友居然说他是“不折不扣的自我炒作和作秀”,这样的评论令我很为贾先生抱不平。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敢说凡是认为贾先生“炒作和作秀”的人,一定是不愁吃穿的人。我要问问这些人,你们可理解乞丐的处境?
你什么时候去过乞丐家和他们共进午餐?你什么时候坐在乞丐破旧的屋子里和他们聊天?你什么时候与乞丐交过朋友?你什么时候主动拉乞丐去你家吃过饭?……
照你这样说,胡总书记关心残疾人是“炒作和作秀”,温总理去灾区视察是“炒作和作秀”,企业老板为贫困家庭捐助钱物是“炒作和作秀”,好心人为重病患者捐献器官也是“炒作和作秀”……,既然“高尚”都被人认为“炒作和作秀”,谁还敢去做善事?大家“各人各扫门前雪”就是了,谁也不会落个“炒作和作秀”的嫌疑了。
自己不去尽心尽力地给别人帮助,又打击讽刺那些对社会献爱心的人,是不是想让全天下的弱势群体都不能获得帮助啊?
说实在话,我以前看“感人”的报道,连对事件的评论也不落下,可现在我却很少看评论了。不用看,任何一篇感动文字的后面,总是跟着众多的“看破红尘”。我觉得评论者发这样的帖子,其实在显示自己看法的与众不同,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说白了,也就是在“炒作和作秀”。
身为亿万富豪,贾先生还需要那样来“炒作和作秀”吗?由于网络的冲击,传统媒体的生存面临着挑战,贾先生若想“炒作和作秀”,直接花钱去请记者,鼓吹自己就是了,何必那样低三下四地认乞丐做干爹呢?就拿咱自己来说,不要说认乞丐做干爹,你什么时候与乞丐称过兄道过弟?
不怕你见笑,我就是一个乞丐。不要说有人愿意和我结干亲,平日走在路上,和我打招呼的人就很少。他们能不嘲笑我,我就对他们感恩戴德了。
我写了这么多年文章,确实想通过出书来“炒作”自己。当初我曾经委托朋友把我的书稿带到出版社,结果却处处碰壁。内行的人说,中国的文学正处于边缘化,我的纯文学作品没有多少人愿意看,不妨往“性”文学方面发展。我一个乞丐,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障,哪来的“性”?总不能为了体验生活,去花钱嫖吧?我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就写那些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文章的主题也多提倡“感恩”、“宽容”。没成想,这些土里土气的文字在全国上下构建和谐的今天有了出头之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也圆了多年的出书梦。我巴不得能够把自己“炒作”起来,可咱也得有那个“炒”自己的本领啊!
别以为人家亿万富豪是傻子,谁心中都有一杆秤。退一万步,确实如大家所说,贾先生是在“炒作和作秀”,我觉得也没啥大不了的,完全可以理解。要知道,贾先生也是个人,但他绝对不是个完人,他也有人性的弱点。谁不想出人头地?谁不想名垂青史?只要不是恶意的炒作和作秀,我们就不应该对人家指手画脚。
贾先生本来和沈亚买的儿子年龄差不多,他总不能与沈老先生称兄道弟吧?我最感动的是贾先生拜干爹的目的:“通过我的行动唤醒更多的人去关爱老人。现在很多目光都投向孩子了,其实老人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我认这个干爹,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只是因为贾先生这样的好人在我们周围太少了,一旦出现,才让那么多人大惊小怪。如果我们的社会多涌现一些贾先生这样的善举,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一定会指日可待。
贾先生既然能挣亿万,就有亿万的身价。钱,缺了不行,但多了也没用。他把钱拿出来奉献给社会也在情理之中。至于他认乞丐做干爹,也许是他本人性格的最朴素的表现,我不了解贾先生,也不好作过多的议论。
总之,我支持贾先生这样做。也许大家认为我这也是在试图“炒作和作秀”,随便说去吧,爱咋咋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脸皮作的盾
下一篇:“世界末日”之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