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打造焦作品牌音乐史诗 耗资千万阻挡《炎黄颂》步伐
2006年,焦作市宣传部部长让前焦作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张福海创作大型民族交响乐《东方史诗“炎黄颂”》,张福海花了两个月时间创作完成。作词是前焦作市文化局局长。但如果把这部交响乐全部编排演出,整个运作需要
2006年,焦作市宣传部部长让前焦作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张福海创作大型民族交响乐《东方史诗“炎黄颂”》,张福海花了两个月时间创作完成。作词是前焦作市文化局局长。但如果把这部交响乐全部编排演出,整个运作需要1000多万,因资金过于庞大暂时搁浅。张福海希望商界的有识之士能关注这个项目投资这个项目,把这部交响乐做大做强做成如《风中少林》一样的品牌,同时也可以通过巡回商演获益。搞大型音乐节目就是拼投入,投入越大效果越好,当时预算投资最低200万。当年宣传部参观深圳和长沙的交响乐的演出后说200万的投入已做不出啥效果,要做就得做大,声光电以及画面的绚丽程度。做不出大场面,冲击力不大,赢不得市场。再一预算得一千万,但其实还是很小的,深圳一场交响乐晚会就得上亿元,长沙也得五六千万。咱还是小制作,但就这1000万焦作也投入不了。所以这个音乐项目就搁浅了。
后来政协听说这事儿后,专门组织有关专家搞了个研讨会,一听就说这个节目很好,是咱焦作的一宝,这是焦作的原创作品,得注意保密,不要让别人给挖走了,但我们政协爱莫能助。宣传部、文化局的领导都表态这是一个好节目,但别说1000万,100万也拿不出来。
有一天,我的学生——“焦作刘德华”秦爱民提醒我:与其你找人,不如你把作品宣传出去让人来找你。这一句提醒让我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觉得这一句话给这部作品开辟了一条生路。这倒是一条可走之路,说不定能让这部搁浅两年的音乐史诗绝处逢生。
这部交响乐的简介介绍了配置、背景、音乐来源以及整部作品的走向,在简介中我提到了音乐的基调构成,这部作品将来能否走出去,音乐基调是个大关键。如果人家一听,你跟这个撞车跟那个撞车,你就没有音乐价值了。咱写的是《炎黄颂》,炎黄是五千年前的老祖宗,我把中国最典型的民族音乐过滤了一下。目前中国在国际上打的最响的三大民族音乐,一个是《编钟乐舞》,80年代初在马王堆发现编钟,那是个64音的编钟,在全世界震动很大。按十二平均律构架,有3000年的历史,根据那次发掘,武汉湖北省歌舞团根据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启示,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创作了《编钟乐舞》,该剧公演后获得极大的成功,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赞扬。通过在海外的演出,为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湖北各旅游重点地区现在都可以看到有关《编钟乐舞》的表演。
《编钟乐舞》的年代基本上是周朝的,西周到现在也就是3010年,目前我们国家最早的大型音乐表现的时代是周朝的,就是这部《编钟乐舞》。
再往下,就是唐代的《丝路花雨》,它是一两千年的历史。
这两部乐舞表现的年代比较靠前,但是仍然达不到4000年以前。这两部乐舞把古典音乐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国际上打得非常响。如果咱的音乐带有人家这两部音乐的一点儿影子,你就成功不了。咱的音乐宝贵就宝贵在咱的音乐基调跟他们完全不一样。
我的《炎黄颂》音乐基调的第一个来源,是从现实生活中尚存留的原始音乐元素中挖掘,我想起我小时候赶狼的声音,我五六岁在家割麦子的时候,五黄六月天比较热,我在大槐树下乘凉。忽然听到狼嚎声:“啊嗥……”从远方隐隐传来,牠这一喊不要紧,远近山谷里的狼都在纷纷呼应。真可谓一呼百应,我就问这是弄啥的?大人们说是撵狼的。从五六岁到现在,60多年了,这个音调元素在我脑海里久久不忘,我记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呢?因为它太有震撼力了!忽然想到这个情景,我的音乐就展开了,我要按着这个基调创作。《黄河颂》4个乐章里有3个乐章按照这种基调设计。比如说第一个乐章:“悠悠远古兮,天下洪荒,啊欧啊欧……”,这就是赶狼的声音。
“悠悠远古兮”的音乐来源于《诗经》语言音调,加以音乐化。《诗经》语言是我们国家最早的文学语言,它在西周时成形。西周到东周这段历史阶段,很多采风的都纳入《诗经》里面,有300多首。屈原的《离骚》也用“兮”,“兮”就是“啊”的意思。咱们许昌过去叫郑国,郑国也用这种语言,什么什么兮什么什么兮。我写《炎黄颂》歌颂炎黄肯定得用最早的文学语言,最早的文学语言就是《诗经》,《诗经》恰恰蕴藏的音调韵味跟任何音乐不一样。这是我的第二个来源。
第三个来源,从我这个年龄层次出发,我对古代鲜明生活的想象,我去创造一种音乐。第三乐章《魂兮归来兮》就用上我创造的音乐。有一天炎帝产量70多种药草,里面有许多有毒的药草,把他毒死了。他是部落的首领,大家纷纷为他追悼为他追魂。穿着兽皮草衣,拿着更原始的东西为他招魂。我联想招魂的队伍很长很大,全部落都出动了。一路走着一路吟唱:“啊欧欧,啊欧欧!”这是行进中的音乐,只有3个音符一个变音。音乐非常简易,不能复杂,复杂了现代感太强。有四个声部,用各种变调,边走边唱。古典而且非常瘆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团团长是国家大剧院的会员,所有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原始的古典的音乐他都去观看。他听了我的《炎黄颂》后说,你的音乐跟任何的音乐都不一样,我说我的音乐的宝贵之处就在于独创性。
以上的三个音乐元素的来源构成了《炎黄颂》的框架。我是2006年完成《炎黄颂》的,《大宋提刑官》是2007年拍完的。我们的朗诵在他们之前,《大宋提刑官》的朗诵也很有个性,与我们的风格相似。
乐器配置也很关键。环球炎黄子弟一家亲,这么大一个题材,如果你配置小,小打小闹,根本就别往外拿。人家就会说你这个气势就不足于去描写这个题材。在配器上我分了五大块。
第一块是领诵,河南理工大学的一帮朋友愿意担当领诵。领诵要求领诵者文化底蕴得厚,声腔共鸣,音域得宽。朗诵必须把5000年的感觉朗诵出来,没有厚重感不行。许多专家也愿意参加领唱领诵,不要报酬,觉得参与这个大题材很有价值。
配器上是这样的,打击乐我初步定为23件,吹管乐28件,播弹乐40件(40架古筝),合唱团100人。为什么没有用弦乐,这里面就牵扯到乐器的断代。弦乐出现最晚,才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不具有古代的感觉。中国乐器最早的是笛子,世间发现最早的笛是舞阳县贾楼村发掘的八九千年前的甲骨篆刻符号和用猛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谈领导干部的忧乐观
下一篇:忏悔与救赎:人生都有拐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