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的笑声
感觉总是处在高度集中的愉悦状态,笑阅每一集。这部戏,经过重新梳理调整,可谓“满园春色”!而我,只是趴在这“园墙”上看“风景”的人。“风景”如何?若真要我理论一番,却似乎又说不出个寅卯来;东边日出西边雨
感觉总是处在高度集中的愉悦状态,笑阅每一集。这部戏,经过重新梳理调整,可谓“满园春色”!而我,只是趴在这“园墙”上看“风景”的人。“风景”如何?若真要我理论一番,却似乎又说不出个寅卯来;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儿不错,那儿也美,就有点眼花;所以,即便有话,也只能算作是槛外之人语无伦次的自说自话吧!
“春”,新也。陈词旧调为艺术创作之大忌,尤其在趣味上,没有新趣,就会失去吸引力,失去观众,“欣赏”二字更无从谈起!故而优秀的艺术家,其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的功夫,又或者说善于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出“人人心中所有、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人人笔下所无”的新东西来。此戏虽然写的是农村戏,给人带来的感受却是清新扑鼻。积极、明朗、快乐的时代气息尾随两个大学生走进水乡,一抖了当代农村剧里惯有的“土”气,于俗中见雅、见智、见趣,却又不失本真。在农村剧里普遍泛滥着教条式说理和商业味浓厚的当下,无疑如幽谷杂草中陡见名花,为之眼明。
先生所言极是,愚昧而不知愚昧,是更惨的悲剧!善良人的愚昧,习惯的愚昧,极为可怕;其实这不单是体现在农民身上,愚昧有各种,小中见大,情同此理,只是愚昧点不同而已;蚁穴溃堤,蚍蜉撼树,现实中由愚昧积换的惩罚,已敲响了警钟。中国有8亿农民(又说有9亿,1亿打了工),需要的是用科学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去引导帮助他们,先从意识上再从知识上给他们扫“盲”,而不仅仅是教会他们迅速致富的途径和手段;试想,如果走上小康之路的是一群金钱的奴隶,知识的乞丐,精神的残疾,那么,这仍将是一个滞后的民族。此剧题材看似严肃,但经先生妙笔,用幽默喜剧的形式加以渲染勾勒,豁然生趣。
出彩的作品,被精读细赏之后,往往会衍展出令人己皆惊的思绪和结论;对于艺术家来说,能使观众在怡阅心眼的同时,在笑声中得以领悟,便是作品的成功了。
非集百家之美,不能成一家之奇;非取法至高境,不能开独创之道。先生体心观物,另辟蹊径,笔涉戏曲、文学之各领域,奇思异秉,俗中隐雅,妙笔横趣,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他人风格之路;先生自称在本质上是文学作家,一点也不错,作品说了话!
艺术的各种门类是相互渗透的,渊博的积累、丰富的经验、创新的理念经文学提炼成精妙的语言文字,因在戏剧表演中获得生命的演绎而再生,结果幻化出值得回味咀嚼的东西,让人窥智慧于悟解,品灵睿于笑谈,这样的作品,定然会使观众拍案叫绝!
纸上笑出了声音呢!
最喜欢的还是剧中语言风格的独特魅力,那些俯拾即是的联珠妙语,引经据典的大小“哲理”,常常令人捧腹不已!诙谐幽默的对白仿如一道道灵光,向剧中人物吹了一口仙气,使他们都活了起来,栩栩如生,真实有趣。风格之独特,通过语言艺术之美得以表现。德国文艺理论家威克纳格认为:风格的对象是语言表现的外表,是外在形式。而在这外观之下,我却看到了先生心血的贯注,构思之竭虑,这种创作洵非易事啊,于寂寞,于不眠,于无数个灵感飞扬的夜……
“园”里的“风景”真的很好!尽管先生还未带我一一领略,感觉却是受益匪浅,悦心悦眼。槛外人说槛外话,凭感随兴,只知有趣的,便是爱的,受爱的,也便是好的,我自认是一个忠实细心的好观众。
你说我动笔改的地方用红色注明,来回看了几遍,也仅在第二集里找出了几个打错的字和标点,不敢改的!先生不知,这感觉就好像跑进你的园子里,你要我修枝,我却拿着剪子无从下手,结果发现了几条毛毛虫,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拿着这几条毛毛虫来表功,哈……,再于是惭愧地笑自己啊!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