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高考

拷问高考

哀飒杂文2025-04-05 04:25:10
今天,2012-6-7日,又是一个万人竞逐独木桥的难忘日子。高考,一个使人欢喜使人愁的词语,在许多孩子和家长心里镌刻下来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印记。去年的今天,我和今天许多守候在考场外的家长一样,怀揣着一颗
今天,2012-6-7日,又是一个万人竞逐独木桥的难忘日子。高考,一个使人欢喜使人愁的词语,在许多孩子和家长心里镌刻下来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印记。去年的今天,我和今天许多守候在考场外的家长一样,怀揣着一颗焦虑不安的心,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出好成绩。如今,自己的孩子也许现在正坐在宽敞的阶梯式教室里上大课,但曾经经历过陪孩子高考的心路历程,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总是浮现在眼前,挥之难去。
对每一个家长来说,孩子能够考上大学,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是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对每一个孩子来说,能够考上一所自己心仪已久的大学是一生中最开心的事情,因为是人生一个最美好的开始。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家长和孩子都能如愿(尽管多少年来高考无限制的扩招),每年,总有许多孩子名落孙山,被拒绝在象牙高堂的大门之外,成为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遗憾。
曾几何时,对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改变命运的方式之一就是考大学。知识改变命运,不,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度,应该说是考大学改变命运。几十年来,有许多的人,而且是生活在底层的人靠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是,近十多年来,由于高考的盲目扩张,许多孩子虽然圆了大学梦,但严酷的就业形势却让他们陷入了更大的迷茫之中,就业,成了又一把横在孩子们头上的宝剑。有大学上却没工作做成了又一个残酷的现实。曾几何时,家长只是为孩子考不上大学愁,如今,既要为孩子考大学愁,又要为孩子大学毕业了就不了业愁,一愁变成了二愁。知识改变命运和上大学改变命运似乎在逐渐的失去诱惑,逐渐的变成了一句空话和假话。有许多家长和孩子在拷问知识似乎能够改变命运,因为在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后才发现变成了一个失业者,变成了一个被社会遗忘的人。
就如笔者,女儿去年才考上大学,今年就为女儿将来的就业开始发愁了。不但笔者发愁,女儿也多次和我谈及这样的话题,言下之意和我一样,更多的是对将来的迷茫和彷徨。一个学生,从上大学开始就为将来的就业而考虑是好事,但是,如果为将来就不了业而发愁,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而是一件坏事和错事。孩子们不得不早点的考虑将来,而不能全身心的安下心来学习,这究竟是谁之过?究竟是谁之错?高考扩招没有错,扩招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知识结构水平。大学毕业就不了业难道是我们的大学生太多了吗?更不是。就笔者所在的企业而言,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都占不到员工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大学生的比例更是少的可怜。窥一斑而知全貌,我们国家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实在低得有点可怜。但是,就是这样的劳动者知识结构水平,大学生却就不了业,没工作做。这不单是大学生和家长的悲哀,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悲哀。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变成了当今社会让人尴尬的境况。
即使将来的就业再难,大学也得考,而且是努力争取考上。将来是将来,眼前是眼前。就是背负着这样沉重的负担,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一年又一年的在拷问着高考。高考考的是家长和考生,但是家长和考生拷问的是社会和政府,谁能让他们的将来不在走的那么艰难和曲折。谁能让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够有一份满意称心的工作,让孩子们能够学有所用。“术业有专攻”。那些经过四年努力从各类大学毕业的孩子们也算“术业有专攻”的人才,让他们人尽其才的为社会服务不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但是,这么好的事情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才严重短缺的国家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难得让好多大学生至今失业在家。
拷问高考,高考给我们提供上大学的平台,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考何错之有。拷问高考,拷问的是百姓的迷茫和迷惑,谁能够让百姓少些迷茫和迷惑,别再为高考之外的更多事情操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大多数可怜的父母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