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及其重要性
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的表面形态是读者来来往往,借借还还,在图书馆的最前线与读者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图书馆员,这个工作因为琐碎、细小,微弱,似乎没有什么技术性,因此经常被人看做是简单的职业,似乎谁都可以来做。对
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的表面形态是读者来来往往,借借还还,在图书馆的最前线与读者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图书馆员,这个工作因为琐碎、细小,微弱,似乎没有什么技术性,因此经常被人看做是简单的职业,似乎谁都可以来做。对一个图书馆员来说,其职业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有关,都是在与这样那样的琐碎、细小,微弱打交道,这就是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波澜不兴,风平浪静,长年累月,默默无闻,普通而平凡,这是对图书馆员日常工作的概括。在图书馆中,图书馆工作的主体、人数最多的就是图书馆员,他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在从事单调,简单,机械,乏味的工作,寂寞而孤独,很多是升职无望,如果遭遇职场挫折,如果心理素质不强,如果没有精神储备,就无法达到自身与图书馆工作、自己与自己的和谐,就必然产生各类心理与精神的迷惘与困惑,用萨特的话来理解,就是产生恼人的无法摆脱的存在主义的焦虑。尤其是在读者眼里,图书馆员也许不那么重要,在高校图书馆员被认为是后勤人员,能为读者做的事情不是很多。图书馆员很难有机会获得职业的荣誉感,心理与精神空间除了自娱自乐,几乎被挤压为零。有很多时候图书馆员人虽在图书馆,在岗位上,但是自己正在做的却不是图书馆的工作,心不在焉,心飞出去遨游。如果无法或者不愿意向上更多的打开职业的空间,那图书馆员很可能就进入这样的一种状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对舒适安逸的图书馆工作习惯了,被图书馆日常生活的表象俘获了,成了图书馆日常生活的奴隶,无法超脱因为舒适安逸不愿意超脱,神经麻痹心态老化,不思进取,不求变化,过一天算一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满足于眼下满足于现状,不深入到自己的心灵深处去感知一下!甚至形成思维定势:这样过有什么不好吗?说实话,笔者以前在这方面也曾经这样漫不经心、无所事事、苦闷彷徨、随心所欲过。
图书馆员的这份日常工作正因为没有什么新奇感,没有什么突出的价值,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尤其是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不但被图书馆员自己忽略,而且图书馆学的众多理论家和学术界尤其是众多的刊物,对图书馆的日常生活和图书馆员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也是忽略的。图书馆的日常生活和图书馆员的日常生活在图书馆的理论研究的领域几乎是空白的,差不多是被遗忘的角落,是理论与实践双料忽略的地方。其实,对于一个图书馆员来说,他一生中拥有的最大的也许是唯一的职业资源和人生资源,就是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了,而动用这个资源和使用这个资源的,就是图书馆员自己。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是动态的——只要工作着就在行进;也是静态的——休息的时候是回顾与反思!它既是资源,又是模版、画板,真正的主人、能动的主人就是图书馆员自己,就看他如何使用,怎样添加与涂抹。
以笔者的经历和感触来说,图书馆员的日常生活状态对于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来说很重要。看似无关,却与图书馆员的生活和心理精神息息相关。比写论文,比获得很多荣誉还要重要。因为图书馆员的日常生活是最底层的基础,是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基础和过程中,图书馆员需要做的是心平气和的完善心理,救赎精神,找到心理与精神的平衡点,并由这个平衡点向四处蔓延,既要在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原则,让精神饱满圆满,而不是偷懒耍滑那类的,不是应付差事那种,更不是走上层路线那种的,又要真心付出后获得真实的快乐感觉与体验!这样综合各项然后获得的这个快乐感觉与体验,对图书馆员的职业实践的发展和长远来说才是深刻、扎实而持久的。
图书馆服务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图书馆员,最终是要落实到读者和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中来的,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图书馆员在现实的日常工作中更多的则是茫然,失去方向感,失去从内心深处和精神感知的角度探讨图书馆职业的意义与自觉的动力。因此,对于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日常工作的重要性,希望我们的图书馆学的专家学者们和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职业的图书馆员,都来意识到这是一个资源,一个感性的、丰富的根基牢靠的进而是理性的、充盈的、生机无限的理论资源——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和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既是工作与生活,又是学问与理论,然后进行适度的、有意义的开发,让它发挥出更多的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希望图书馆学的各类刊物报纸,也能辟出“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日常工作快乐进行曲”的一块儿田地与花园,让图书馆学的理论园地能百花开放百音和谐。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灿烂的明珠——论电影《阿诗玛》
下一篇:拷问高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