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明珠——论电影《阿诗玛》

灿烂的明珠——论电影《阿诗玛》

负席杂文2025-04-04 05:20:01
在美丽的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故乡,一直流传着阿诗玛的故事,长篇叙事诗《阿诗玛》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悲剧。在改编成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斯玛》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动人的爱情
在美丽的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故乡,一直流传着阿诗玛的故事,长篇叙事诗《阿诗玛》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悲剧。在改编成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斯玛》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动人的爱情故事,美丽的姑娘和秀美的风光,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阿诗玛》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丽的撒尼姑娘阿诗玛从小聪明能干,美丽惹人喜爱,宛如一颗美丽的明珠一般。她和勤劳勇敢的小伙阿黑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双双定了亲。一次阿诗玛去赶街,被阿着底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了,他要娶阿诗玛做媳妇。他回家央求父亲热布巴拉,要父亲请媒人为他堤亲。热布巴拉早就听说过阿诗玛的美名,他马上答应了儿子的请求,请媒人海热去说媒。阿诗玛不管海热怎样威胁利诱,就是不嫁。后来阿黑到远方放牧,热布巴拉趁机强抢了阿诗玛,强迫他和阿支成亲。阿诗玛不畏威逼利诱,就是不嫁,被关进了黑牢。阿黑闻讯赶来救援,与阿支对歌、比武砍柴、又斗过了他们放出的老虎,赢了挑战,成功救出了阿诗玛。热布巴拉等人不甘心,勾结十二崖子崖神放出洪水淹没了路过十二崖子脚的阿黑和阿诗玛。阿黑生还,而阿诗玛却被淹死,化为了石头山峰。每当阿黑对着山崖呼唤阿诗玛的时候,山崖便传来阿诗玛的回声。阿诗玛化作了回声。
这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塑造了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诗玛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坚强意志,歌颂了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反抗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电影中阿诗玛的扮演者杨丽坤的表演,唯美动人,打动着无数的观众。阿诗玛已经成为彝族姑娘的代称,代表了美丽和美好的心灵,带着少数民族特有的色彩,显得很有特色。
《阿诗玛》的文学作品属于民间长篇韵文作品中的爱情叙事诗。作品不仅塑造了阿诗玛姑娘美丽动人的形象,也体现了当时彝族撒尼人的社会生活状态。体现了当时地主的压迫和人民美好的心灵世界。也能看出封建社会时期封建阶级对与普通劳动人民的压迫和残害。
中国民族民间叙事诗的爱情故事很多都是悲剧故事。如《马五哥与尕豆妹》《娥并与桑洛》等。往往主题是自由恋爱的纯真爱情与封建地主阶级势力的对抗。在逼婚、抢婚等势力下,恋人双双牺牲的故事。悲剧故事往往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相比较《阿诗玛》体现了彝族的许多生活风情。如赛歌、勤劳的劳作、男子勇敢的武技等,都体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特色。
在《阿诗玛》的结尾中,采用了渲染、幻想、夸张的手法。即写阿诗玛化作了回声,永远陪在人们身边的情节,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中国文学一贯的喜感结局。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的化蝶,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的期待和祝愿,满足了人们心中的遗憾。这样的结局在中国文学中被称作“喜感文学”,即以一种喜剧或者大团圆式结局的方式弥补剧情中的悲剧现实,塑造了一种“圆满”的氛围。使得作品哀而不怨,悲而不伤,婉转动人,悲中有喜,喜中有悲。即便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阿诗玛》电影中有许多大段大段的唱词。无论是艳绝动人的《一朵鲜花鲜又鲜》,还是悲愤的《花儿啊,请你给我带个话》,还是赞美云南风光和生活的《长湖水,清又凉》,还是欢快的《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歌词婉转动人,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美好朴实的生活和美丽纯洁的心灵世界。歌词朴实自然,旋律唯美动人。体现了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生活特色。中国少数民族叙事诗发达的原因,各民族的诗歌传统是最主要的原因。从《阿诗玛》电影里能看到到撒尼人生活、劳作,歌不离口。无论是各种生活事件如恋爱、仪式、劳动等等,都伴随着美妙的歌声。无论是表达喜悦的情感,还是悲伤的情绪,都以唱歌来表达。正是这种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大民众的喜好及参与,才使得民间叙事诗接近生活,流传甚远,才凝结成一篇篇像《阿诗玛》这样的美丽动人的故事。
故事热情地赞美和渲染了阿黑和阿诗玛的纯真动人的爱情。无论是阿诗玛的不畏淫威,还是阿黑的智勇双全,三战三胜,都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和顽强的的精神。最后阿诗玛化作回声更是对他们爱情的一种肯定和歌颂。
《阿诗玛》这部电影从内容、形式和艺术表现上都堪称精品。美丽的少数民族服装、风光,充满特色和韵味的融入生活的歌曲,曲折的剧情,唯美空灵的结局,美好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灵和情感世界,都让这部作品显得熠熠生辉。看这部作品的时候,现场每个观众都被那份美丽的故事而深深吸引。无论从美学价值还是反映民族生活的价值上看,《阿诗玛》都可以看作是民族民间文学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