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女人之这种适宜侬学不来
最近马尚龙的《上海女人》出版了,听说书展上已经卖得脱销。不得不承认从男性的角度,能把上海女人这种骨子的东西挖掘得那么到位,写得那么出彩的,只有马尚龙了。最近报了学校的毛线编织班,虽然有很多人对于我这个
最近马尚龙的《上海女人》出版了,听说书展上已经卖得脱销。不得不承认从男性的角度,能把上海女人这种骨子的东西挖掘得那么到位,写得那么出彩的,只有马尚龙了。最近报了学校的毛线编织班,虽然有很多人对于我这个行为有些噗之以鼻,直说:“伊脑子坏特了!”只有一个回应:“侬脑子才坏特了来,上海女人!懂伐?洋盘!”上海女人结绒线应该是一种情结,不用去调查上海女人结绒线的历史,不用奇怪一向讲究的伊拉为啥会放弃那些高级成衣而一股脑地钻进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毛线中,更不用刨根问底地去问伊为啥喜欢做这件事体,结果被伊“冲”回来:“噱伐?喜欢伐可以啊?”就算是一时兴起也好,故弄玄虚也罢。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是伊拉新的一种消遣,但对于男人而言,同样是消遣,这比起你爱上SPA是他们容易接受得多的!上海女人喜欢结绒线,会得结绒线,会得结一手好看的绒线,这似乎已经成为一条上海女人的标准。每个人关于童年的回忆也许不尽相同,但是喜欢玩弄母亲那箩筐里五颜六色的绒线团这一点也许是相同的。这也是婆婆妈妈对于现在小姑娘的一种标榜:“喔唷!现在的小姑娘到底有啥好?绒线才伐回得结呃!看伐懂咯!”叹气……为了极力避免这种情况若干年后在自己身上发生,我“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毛线编织组,拿起那好似炸油条般的针,幻想编织出一个上海女人的锦绣未来,幻想有一天他说:“伊结绒线辰光的样子看上去老适意呃!”上海女人的最高境界不是惊艳,而是适意!那种惊艳的美看久了谁都会觉得吃力的,比比挺的鼻梁骨在面架子上撑久了,自己也会累的。范冰冰够惊艳了吧?标准得都可以做标本的五官,看久总会觉得吃力,不适意。还不如举手头足的优雅来的实在,就算是装的,装久了,你自然也会在吃完提拉米苏后优雅地用一张印花纸巾擦去嘴边的屑,而后抿上一口咖啡。看上去都很适意。
借用马尚龙书中的这样一段话:“不论是用漂白粉漂工作服,还是一套优雅的烟具,都很具有个性,甚至就具有不可复制性,上海女人是钱是烧不出来的,学校是教不出来的,读张爱玲是读不出来的,做实习生是做不出来的。”精辟!总有一些外地的女子,对于上海女子的“穿衣经”极为羡慕,也总会在私底里暗暗模仿,但或多或少却都有些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意思。她们哪知道这东西哪是一朝一夕学得会得,我们可不知道翻了多少的时尚杂志啊!今年的确很流行铅笔裤,但如果我们脚膀不够细,绝不会轻易地穿上身。铅笔裤不是牛仔裤,她们不会随便地穿上双运动鞋就出门了!而一定会是一双7存的高跟鞋,坡跟的也不行!去年也的确流行过“大红唇”,但我们不会仗着是大牌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涂上嘴跑出来吓人,而一定要搭配个烟熏妆。如果你觉得太麻烦就不要去把自己当做实验品了,伊拉很清楚不是每个人都是Dior广告海报上金发碧眼的女郎。这支口红在很多上海女人中口碑都很好,但你再去问问专柜小姐又有几位上海小姐去买呢?叫好不叫座的产物在上海太多了,让她们掏出几百块去买一件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不可能!何况,这一不好,还要背上个“没品位,没格调,随大流”的帽子,就更没人尝试了!不要觉得这矫情,一支口红还整出那么一大长串事!可这就是上海女人。可这些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原则问题!
好好学吧!这东西讲究的就是火候,欠缺了就粗糙了,过了就矫情了。上海女人这个叫做讲究。张爱玲都有过“到底是上海人”的感慨呢!总之慢慢炖吧!用文火还是大火,就看侬自己“拎得清”的程度了。讲到底,这始终是种天赋,学不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透过十字绣的爱情
下一篇:如果下辈子我还记得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