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祖干传
夫兰圃公者,五溪宿儒也。本姓谢,讳祖干,字祯原,一字兰圃,号锺灵。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毕业日本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班,铨河南候补知县。历任黔阳龙标书院讲席、黔阳县仁区局长、黔阳县学务委员、黔阳县农
夫兰圃公者,五溪宿儒也。本姓谢,讳祖干,字祯原,一字兰圃,号锺灵。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毕业日本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班,铨河南候补知县。历任黔阳龙标书院讲席、黔阳县仁区局长、黔阳县学务委员、黔阳县农会长、黔阳县文献委员等。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五月二十三日卯时,诞生黔阳县槠木山苏园。幼受庭训,少入龙标书院就读。光绪戊子,弱冠,就读沅州明山书院,朝夕聆听山长黄忠浩教诲。光绪乙未五月二十三日,主持乃父谢德树六十大庆,向环溪少尉、危峻卿正郎、陈庆臣州牧、施荫堂大令及邑绅、族儒皆来庆贺。集有《桃觞集咏》一卷。光绪戊戌九月,变法失败,熊希龄被以“参与变法”之罪名革职。熊希龄来黄榜坡开办“黔芷煤铁矿”。谢祖干始从熊希龄游。翌年己亥十月,熊希龄停办“黔芷煤铁矿”。光绪庚子夏,苏园颐楼落成,撰有《颐楼新成偶书贴壁》。秋,陪膺乡闱鼎之族弟谢祖禹晋京。祖禹荐以直隶州知州奖花翎知府衔。光绪癸卯秋,与将赴广东知州的陈庆臣游株木山碧泉山,彼此各有诗作。光绪甲辰三月,谢祖干与沅陵优廪生冯士倜一起,自费留学往日本,就读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班,六个月学成回国。铨河南候补知县。
民国二年(1913)后,谢祖干相继组织“三三”、“三四”、“后昌”、“阳生”各会,开筵乐叙,飞觞宴饮,事先祖而畅叙天伦,虽兰亭群贤之叙、桃李园群季之乐,有过而不及。民国五年丙辰十月,芷江县李永瀚当选为湖南省议会副议长。熊希龄、李永瀚与黔阳县仁区教育局长谢祖干一起,同往黔阳烟溪月沛园凭吊南明翰林院待诏邱式耔烈士,各有诗流传。谢祖干有《游月沛园追怀祈年烈士》,李永瀚有《和谢兰圃君<游月沛园>韵》,熊希龄有《过月沛园吊邱式耔烈士》。谢祖干并为撰《邱待诏传》。民国辛酉,南社诗人田名瑜任黔阳县长。与黔阳县诗人谢祖干相交甚密。民国壬戌五月二十三日,谢祖干五十初度,在苏园大宴宾客。与寿筵者有南社诗人凤凰田名瑜、芷江书画家曾淡人、芷江诗人李永瀚,以及黔阳教育局长向同鋆、军官危耀奎、杨荫樾、冯家泽诸人,谢祖禹、谢祖濂、谢基文、谢基夏诸儒宿等。谢祖干有《五十初度书怀》八首。民国甲子中秋,黔城谢氏西祠重修族谱,为写《郁九公黔城西祠旧序》。民国丙寅冬至后三日,组织“兰阶会”。望叔侄昆仲,积德兴学,努力进步,以继玉树家声,雍雍济济,恒叙兰阶之意。民国己巳十二月,黔阳县长田名瑜与湖南省警备司令官陈汉章、黔阳教育局长向同鋆、黔阳学务委员谢祖干等一起,捐资兴学,将光绪末叶黔阳城区考棚旧址,设立黔阳县初等小学。民国壬申上巳日,谢祖干父子参加纂修谢氏族谱,重新编纂《谢氏黔阳族谱》。作《北祠五修族谱序》以及《槠山竹枝词》六首。民国乙亥,任黔阳县文献委员会委员。民国丙子仲秋,扩建苏园,谢祖干作《苏园记》。民国戊寅七月,黔阳县长张其雄主持复修芙蓉楼,得湖南省主席何健、原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危道丰、黔阳县农会长谢祖干等人资助。抗战爆发,谢祖干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创办“郁文小学”,以育乡里子弟。民国辛巳三月,组织成立“黔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筹备处”,后因故停修县志,所集资料全部散失。三月十四日,谢祖干预知时至,奄然坐化。葬苏园宅后狮形亥山巳向。
公生平于地方教育及佛教皆尽心尽力,多有贡献。其诗、书、画、印被称为“四绝”。著作丰富,着有《龙标耆旧文集》、《龙标耆旧诗集》、《颐楼文草》、《颐楼诗草》、《兰圃诗画》、《画兰百咏》、《芝玉草堂读书录》、《味兰轩诗抄》、《三代遗咏》、《苏园杂记》等十余种。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