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海西”找资源

我为“海西”找资源

冲境散文2025-04-06 15:11:46
草长莺飞的3月,杨柳吐绿,气温骤升,春的气息在闽西红土地已然浓郁。记者随从龙岩吕凤煤矿区详查项目的建设者走进位于新罗区白沙镇吕凤村,从村部到矿区,一条专门为地质勘探修建的简易公路盘山而上,5个近似90
草长莺飞的3月,杨柳吐绿,气温骤升,春的气息在闽西红土地已然浓郁。记者随从龙岩吕凤煤矿区详查项目的建设者走进位于新罗区白沙镇吕凤村,从村部到矿区,一条专门为地质勘探修建的简易公路盘山而上,5个近似90度的急弯,让有着20多年驾龄的董师傅虚汗直冒。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的建设者们不分昼夜地忙着搭工房、立钻塔、埋管线,进行着地质勘探、引水拉电等建设工作,开启那隐伏在地下的宝藏之门。
刹那间,那沉睡了千年万年的宁静被吵醒了,高高的钻塔在密林深处的的荒蛮中扬起征帆,轰鸣的钻机像隆隆的号角在向地球宣战。
当我踏着泥泞的小路,大汗淋漓地来到吕凤煤矿施工现场的钻孔小班,出现在我面前的钻机机长,像从刚泥浆中钻出来似的,工作服辨不出原色,浑身上下满是泥浆,人与钻机构成了一幅浆黄色的雕塑。
而这仅仅是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建设者众多揽星夺月中的一个缩影。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
这是一支燃烧着激情、有胆有识、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这是一支集地质勘探、矿业开发、化验测试、工程勘察和地质灾害防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勘探队伍。
成立于1953年的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自入闽后,面对叠翠的巍巍群峰和起伏的绵绵山峦,硬是凭着一股钻劲,找准定位,主动承担国家和省下达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煤田地质勘查任务,在被不少中外地质学者和专家认定为“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福建12.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找寻煤炭资源。54年间,这支队伍先后深入永定培丰、富岭、坑柄、东中、昌福山、高陂等40多个矿区进行勘探,系统地研究龙永煤田地层构造,确定了煤系地层的层位厚度、含煤性、可采煤层厚度。提交各类最终地质报告60多件,探明煤炭工业储量7。45亿吨,其它矿产3亿吨。运用推覆、滑覆构造等煤田地质构造新理论,不但使多处“老矿井”得到了新生,还新发现了33处煤炭资源赋存地。“十五”期间先后在永定昌福山、高陂、东中等井田找煤9764万吨,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1年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
有煤乎?无煤乎?121煤田地质勘探队以时不我待的速度打破煤炭资源接替危机日益凸显的定论
煤炭是福建省的主要能源,约占全省能源消耗的70%。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煤炭需求也快速增长。2005年,福建省煤炭消耗总量超过4500万吨。然而,福建省又是南方缺煤省(区)之一,煤炭资源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5年底,福建已探明的实际煤炭保有储量不足6亿吨,按福建煤炭资源可采率65%计算,若全省煤炭年产量保持现有的2000万吨规模,仅能开采12年左右。煤炭资源接替危机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加大勘探投入、寻找新勘探区,新增探明储量,迫在眉捷。
福建省领导就保障福建能源安全,一次次作出指示和批示。
2005年省政府将省煤田地质局重新定位为煤田地质勘查的管理部门,明确指示,煤田地质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寻找后备资源,发挥主力军作用,并提出了每年提交5000万吨煤炭资源的硬任务。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南方缺煤省区和边远地质的煤炭勘查”。
作为福建省一支重要的煤田地质勘探专业队伍的121队,义不容辞,重任在肩。
“决不辜负省、市党委的殷切期望,有所作为,有为才有位。”成为121队的共识,“多找煤、找好煤”成为摆在121煤田地质勘探队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
福建找煤难度大。121煤田地质勘探队抽调了精干力量,加大了地质勘查力度,积极开展重点成煤远景区隐覆矿区带重大煤田地质问题的研究,大胆创新成煤理论,大力推进找煤方法和勘查关健技术。
他们加强了基础地质研究,运用推覆构造与滑脱构造新理论,在“红层”下、“火山岩”下、“老地层”下隐伏矿区开展找煤,不断开辟新区,增加煤炭资源储量,先后在龙永煤田寻找出数十块可供勘探的后备资源基地。
他们采用物探、重力、磁法、钻探等综合勘探新技术。引进高新设备,探测各种盖层下隐伏煤田的地质情况,近年投资600多万元,购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钻机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物探设备,努力克服我省地貌类型多、地质构造复杂等因素,在地质解释精度、找煤预测准确度方面有了大幅度提高。
作为一个专业的煤田地质勘探队伍,找到煤田,既是121煤田地质勘探队的责任,也是121煤田地质勘探队的义务。
对此,他们加快了找煤步伐,突出重点规划区的地质工作。组织了大田广平、永春安溪-安溪感德、大田武陵-漳平吾祠、新罗白沙-漳平赤水、新罗铁山-漳平赤水、永定培丰-新罗适中、新罗苏邦等7个省级煤炭资源重点规划区煤炭勘查工作。
加大了人才培养和使用力度,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形成煤炭、非煤矿产勘查力量,拥有地质、物探、钻探、化验等找矿专业队伍……
“敢想敢干,争创一流”,捷报频传。2006年,121煤田地质勘探队全体建设者同心协力、勇攀高峰,实现了“十一五”找煤勘查开门红。这一年,他们先后完成了新罗陈山、内罗桥、隘头北、永定龙潭牛坑、武平三浦石等5个矿区找煤地质工作,提交332333类资源储量3522。3万吨,其中332类1634万吨。
121煤田地质勘探队队长张钦文满怀信心地说:“十一五”期间,我们完全能够完成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5亿吨的重任,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走南闯北,121队全力开拓省外市场,提升地质勘探竞争力
1998年冬,当人们穿着羽绒服仍觉寒气袭人的时候,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的建设者走出闽西,顶风冒雪悄悄地开进云南勘探现场。他们趴冰卧雪,放炮打眼,测定钻孔点位,优化施工设计。开始了远赴云、贵、川等省的历程……
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啊!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多少地质勘探队员熬白了头,多少技术人员熬到退了休。当他们车拉人扛,将高高的钻塔竖立在原野上,耳畔重新回荡起久违了的钻机的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