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而下士信陵君
七雄并力的战国,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苍茫遥远的古战场上,旌旗猎猎,战鼓声声,群雄逐鹿,战马嘶鸣,在那抹血色残阳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向我们走来……战国四公子,经天纬地之才,他们的出现甚至影响到了整个
七雄并力的战国,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苍茫遥远的古战场上,旌旗猎猎,战鼓声声,群雄逐鹿,战马嘶鸣,在那抹血色残阳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向我们走来……
战国四公子,经天纬地之才,他们的出现甚至影响到了整个战国的历史走向。但如果把这四公子进行排位的话,仁而下士的信陵君首屈一指,当位列第一。由于有他的存在,秦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千古功业,成就一代英才。
首先说信陵君的为人,史书载:“仁而下士,士无贤与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他为人谦虚谨慎,广交天下贤士,不仅收下了大梁的候赢和朱亥,连邯郸市井之间的博酒之徒毛公、薛公也尽收身前,为己所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信陵君绝对是慧眼识真的伯乐。
再说功业,魏安釐王十年,齐楚伐魏,魏王欲求秦助并伐韩,这是多么危险的想法啊!韩、赵、魏本为一家,唇齿相依的关系,而信陵君当即一针见血指出了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韩灭魏必招之灭国之祸,可惜魏王不听劝告!结果秦王政十七年亡韩,五年后亡魏,信陵君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预言家永远也只能算是个理论家,但信陵君不单是预言家,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有胆有识的军事家。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攻破赵长平军,进兵围困邯郸,赵国无奈之下求救于魏,可此时的魏王顾忌秦的势力,派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驻扎邺都按兵不动。魏王可以如此无情,但信陵君却不能坐视不管,要知道,赵国平原君的妻子可是他的亲姐姐啊!迫于无奈,信陵君不顾性命之忧,窃得兵符,率军救得邯郸之围,于情于理皆不失为大丈夫所为。
可忠孝总是难以两全,性情中人信陵君救赵后已得罪魏王,豪无退路,于是他只得寄居于赵,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曾想到,这一呆就是十年之久,这有家难回的个中滋味恐怕只能他自己能真切体会吧!
然而虎狼之国的秦又怎能让魏得一席之安寝,尤其得知信陵君存赵不归,于是在这十年之中,秦屡次攻魏,使得魏国生死存亡系于旦夕之间。无奈之下,魏王请求信陵君归魏,而此时的信陵君早已心急如焚,于是快马加鞭赶回魏国。信陵君的回归,魏国上下精神为之一震,而信陵君也是不负众望,随后率五国之兵抗秦于函谷关外,使得此后数年秦不敢觊觎于魏,此等功业,可敬可佩,信陵君一腔爱国热血尽显英才本色。
信陵君魏无忌以不世之才,创下丰功伟业,可喜可贺,可惜天妒英才,身为有功臣子,功高盖主之劫在所难免。秦国见武力不行就施反间计,使得魏王对信陵君心生疑忌,于是使人代公子将。这样的结果也许是信陵君预料之中的,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称病不朝堂,终日沉迷于酒色,史书记载其结局是“病酒而终”,悲哉,痛哉!
汉高祖十二年十二月,高祖为战国诸侯王及秦始皇立守冢十座,其中非王而获守冢的唯信陵君一人而已。
纵观信陵君一生,创光辉伟业,立不世之功,悲惨结局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后学秋水留诗为念:
仁而下士信陵君,
窃符救赵为至亲。
函谷却秦成伟业。
病酒而终寒人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