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情

红叶情

三跨两步散文2025-03-25 16:35:11
秋染南山,红叶传情。十月十六日上午,应榆阳区宣传部的邀请,榆林市作协一行十多人参加了陕西榆阳首届杏树红叶文化节开幕式。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展示榆阳
秋染南山,红叶传情。
十月十六日上午,应榆阳区宣传部的邀请,榆林市作协一行十多人参加了陕西榆阳首届杏树红叶文化节开幕式。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展示榆阳人北治沙、南治土、齐治水的生态奇迹,展示黄土高原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观看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并欣赏浏览了韩家梁、木瓜峁、卧云山等杏树红叶风景区。站在景区的公路上放眼望去,只见山头坡畔的杏树红彤彤一片,仿佛泼上了红色颜料,色彩斑斓。走进杏林,踏着脚下轻吟着的红叶,感受着整座山林的壮美。不经意间,看见一群鸟儿在不远处跳跃、腾飞,把满树的杏叶摇成一朵朵红花,悠然而下。一派亮丽的生机,一幅质感的油画,一曲高亢的信天游……在百叶凋零的季节,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这是南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无论是远看还是近观,都会在你我的记忆里,留下最美好的一页。望着这一大片一大片的杏林秋景以及叶片上那一道道清晰的叶脉,我大脑中所有的神经网络全部畅通。
小时候就喜欢杏树,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吃青杏,还因为“杏”字与“兴”和“幸”字谐音,往往把它与高兴、幸福、幸运联系在一起。一个美丽的传说让我更加对杏树情有独钟。一个叫菲丽斯的公主遭到心上人戴摩方的遗弃。菲丽斯至死不渝,苦等着戴摩方回心转意,那份痴情感动了上帝,上帝让菲莉斯化作了一棵杏树,每当戴摩方看到这棵杏树时候,不管春夏秋冬,杏树都会突然花繁叶茂。可见,杏树是希望的象征。过去,人们把孔子讲学的地方叫“杏坛”。庄子在一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现在的杏坛多指学校。三国时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这是称赞闽籍道医董奉的传说。现在,有的医生还以“杏林中人”自居呢。
杏树红叶与枫叶一样催人想象,与枫叶一样是诗人笔底的情感意象。红叶写满历代诗人优美的诗句,唐朝杜牧的一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传唱千百年,只要修改一个字,“停车坐爱杏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成了此时此景的最好写照。那小小的叶面上凝聚了博大的思想,所以人们都愿怀着不同的心境在红叶上做文章,于是就有了如荼的生命,有了缤纷的事业,最为文人津津乐道的是“红叶题诗”的爱情故事。我还听过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红叶化雷的故事;我学过杨朔笔下托物言志,卒章显旨的《香山红叶》;我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象征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连续剧《远山的红叶》……这一切的一切都通过红叶这无声的旗帜摇曳出来,慰藉人的情感。红叶拼尽生命全部的赤诚,在万木飘零之时,点染了萧瑟的寒秋,昭示的正是生命成熟的烂漫、辉煌和力量。
今天,在满山红叶中,竟一时迷失了自己,不知身居何处?俯身拾起几片红叶揣入怀中,让红叶不朽的灵魂贴近我的心跳,使古典故事情节在我的体温中得以繁衍,使美好的情感和爱沿着红叶的经脉世代相传。
要下山了,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回眸远眺,红叶渐渐淡去,但今天的南山在红叶文化节东风的吹拂下,却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我更加热爱这片辽阔的土地,不仅仅因它营造了农业文化氛围,加快了生态环境的建设步伐,更重要的是,那满山撼人心魄的杏树彰显了大美榆阳的独特风采,一年四季将古老的黄土高坡点缀得诗意盎然。它是“农业增效、旅游增彩、农民增收”的最好样板,是一张影响力极强,名副其实的名片。
2011年10月16日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