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同文共规杂文2025-04-09 11:27:00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先人悟道由近身及远物,由人道到天道。所以,天道指导人间事。无论个人,集体乃至国家。古有劫富济贫者,多被人敬称为侠道。实则只是得到了些补损法的皮毛罢了。古代,农民起义多打出替天行道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先人悟道由近身及远物,由人道到天道。所以,天道指导人间事。无论个人,集体乃至国家。
古有劫富济贫者,多被人敬称为侠道。实则只是得到了些补损法的皮毛罢了。
古代,农民起义多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打土豪劣绅,。自以为是在替天行道,伐不义,均田地。实际上他们的行为真好印证了天道,成了天道的工具。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无论多么伟大的王朝最后资源过多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却饱受生存的煎熬。
损有余补不足被人为破坏,所以天道借人手恢复,起义的农民就是其棋子。而他们又只是会损有余,不会补不足。这就是农民起义多失败的根本原因。既通常所说的只有破坏,不讳建设。
有余者并不一定都是为富不仁,其占有也并非都是依靠巧取豪夺而来。农民起义却犹如蝗虫一般,不非对错,消灭一切。这时损有错。
不足者也多有无才无得,自身又不努力的人。有不分好坏皆补。这时补有错。
更有甚者,农民起义多不能创作有余部分,如何损呢?所以,失败很正常。
孙中山领导的起义,却是损未尽,补有错。当时骑墙派多事土豪劣绅,只不过换了个马甲就进入了革命的队伍,还占有大量实权,是为损未尽。后来更是把胜利的果实送给了袁世凯,又和了补有错。合该失败。
天之道反映到人事上分三部分。一、损有余二、补不足三、损之有余以补不足。
第三方面其实是损与补的真常转化。天下合久必分。其实质是损与补的通道被腐蚀了。造成余不能转化到损上。也因为通道虽在,却被不该占有的人把持。导致损不足补有余,更是违反规律。就出现了许多王朝后期的类似局面。这大概就是国亡的原因了。所以,国家的长久,旧在于,损正确,补正确,损的能正常补充到不足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