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开发临夏县青年人力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临夏县青年人力资源

深惟重虑杂文2025-03-31 01:59:31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课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群的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我县的一个基本特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课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群的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我县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耕地等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而人口多、潜在人力资源丰富。因此,靠开发耕地等物质资源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余地很少,而靠提高人的素质,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则具有比较优势。以我县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来说,合理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其中之一是劳务输出。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将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来抓。特别是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提出要跳出农村解决农民问题,跳出甘肃谋划就业问题,把劳务输出作为全省最大的项目和产业来培育,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临夏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将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县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状况
临夏县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高寒阴湿地区。是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全县辖19个乡、6个镇、220个行政村,居住着回、汉、东乡等七个民族376769人。我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49%,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68%,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总耕地37。66万亩,人均1。05亩。我县是国列省列贫困县,交通不发达,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调整步伐缓慢,群众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青壮年文盲率33。6%,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而人口多、潜在人力资源丰富。9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总数已近36万,劳动力适龄人口5万多,其中有近1万剩余劳动力。我县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是一项宝贵的财富。利用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不加以利用,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青年人性格好动,冬季农闲时,聚在一起容易产生事端。比如,衅寻滋事、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只有合理利用青年人力资源,是社会的当务之急。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我国正式加入WTO,今后,我县每年还将净增700—900人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培训能力弱、有组织输出人数少等,都影响和制约着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这就必将对农业就业形成一定的压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青年农民收入,加速我县迈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临夏县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因
大力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一是我县交通不便,土地分布有塬地、川地、山旱地,大多数是水浇地。长期以来,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保守思想。二是受耕地资源制约,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三是土地分散,难以集中利用,土地机械化利用率低。因此,对于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我县来说,靠单纯的农业发展走富裕之路是不可能的。要发展特色产业,比如,莲花镇的花椒、先锋乡的草莓等。要靠特色产业,必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依赖于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大力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是实现特色产业的必然要求。走特色产业化道路,是我县农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特色产业是农业经营方式的一场革命,也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专业化、科技化的特色产业只有具备一定科技知识和专业素质的劳动力才能胜任。二是人才的多样化,除了传统农业中的直接生产劳动者以外,还需要大量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等。显然,要适应农业特色产业化对农业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结构的要求,就必须通过教育等方式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也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我县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由于我县农业发展的制约,必将有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这种转移本身就是有效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方式,同时,要有效地实现这种转移,又依赖于对农村人力资源特别是青年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也就是说,必须大力地去提高农村青年劳动力的素质,这种转移才可能有效实现。大致说来,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一是从事服务行业,二是进入城市各个行业。不论是那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不可能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首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特别是青年人力资源,以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总之,要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富裕化的道路,就必须加大对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我县农村人口的素质。
三、我县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我县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群的素质。我县人口大多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占了整个县劳动力人数的大部分。我县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之一,就是有大批的劳动力被闲置,现有人力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首先就是要有效地去利用这批闲置资源,使他们投入到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去。对农村闲置劳动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是大力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门路,使他们有效地进入其他领域去发挥自己的资源力量。现在,我县西南片地区每年都有数千的劳动力涌入城市。这种自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部分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利用。但相当有限,而且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要从根本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必须开拓更为广阔的途径。要改变过去农村劳务自发、分散、盲目外出打工的状况,必须走出一条政府组织、有序输转、全称服务、体面就业的劳务输出工作的新路子。其中,向沿海发达地区输送是最佳途径。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促使其更快更有效地实施起来。就是地方组织一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沿海发达地区提供学习环境和场地,实行半工半读。比如,今年山东德州跃华学校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