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伤口以及纪念

抽烟,伤口以及纪念

采茨散文2025-05-04 09:42:21
抽烟,伤口以及纪念。是来自一名马来西亚女歌手的专辑名,骨子里仿佛融入钢铁的女子。安妮宝贝用它作为篇名写过一篇文章,读她的书已经是五年之前了,但对于这个名字,我却是抹不掉的,一种莫名的,无尽的想象力:“
抽烟,伤口以及纪念。是来自一名马来西亚女歌手的专辑名,骨子里仿佛融入钢铁的女子。安妮宝贝用它作为篇名写过一篇文章,读她的书已经是五年之前了,但对于这个名字,我却是抹不掉的,一种莫名的,无尽的想象力:“以前我不清楚为什么有些男人喜欢抽烟。应该很多女人都不清楚。但她们会希望自己变成男人唇间的一枝香烟。因为他们似乎离开它就不可活。”
桌子上放了曾经风靡一时的520,只因为它的尾巴上神秘的带了红色的爱心,非主流的照片里很多人都见到过的靓影,薄荷味的清香,纤长的烟身仿佛女子的睫毛。在朱丹的微博里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直都覺得抽煙的女子是迷一樣的女子,誰也品不出那輕輕一吐附著著多少經曆故事。王家衛的電影裏總少不了在幽暗燈光下寂寥的女人,陪伴的是香煙上那微弱的火苗。
很多人说,不吸烟的女人是一抹胭脂红,那么吸的女人就是一朵曼陀罗。烟渐渐飘散,飘不散的是风情和幻想。是的,它是罂粟,你在爱上他的同时就意味着死亡。然而还是一批一批的人去扑向这场盛大的死亡,明知前方只是海市蜃楼还是愿意独身前往,只为一个无法实现的信念。很多人说是因为寂寞,然而更多的是因为伤害,坚持不了的坚持。无法痊愈的伤口,会不断有人一遍一遍地揭开疤痕,无法言语的痛楚。读张爱玲的小说,我眼前总是浮现出的一抹场景:昏暗的灯光,身穿深色旗袍的女子,落寞的神情,未燃尽的香烟,一缕丝绸般的烟雾飘过。
最近重读了一遍《Lolita》,曾经被认为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禁书。没有那种经典似的高姿态,依旧保持着它独有的文化氛围。故事情节很简单,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讲述了一位大叔以继父的身份猥琐了他十二岁单纯的继女洛丽塔,畸形的不道德的爱恋。最终,他为这段不被人认可的情暧背上了了凶手之名。我印象里洛丽塔永远是那个爱嚼口香糖的小女孩,她叛逆,爱玩,早熟,喜爱偷偷地抹口红,像一只年幼的困兽。他们一路的逃亡,颠簸的山路,欲望灼烧的性经历,旅馆里,睡眠像一朵玫瑰,抽烟吗?醉了的波斯人问,现在不!他没有接这根烟,他拒绝的干脆利落,他的洛丽塔此刻正在沉睡,他的钥匙插进了锁头。
伤口带来的不是疼痛,而是一种记忆。很长时间以后才发现,伤口是可以愈合的,只是毒,已深入骨髓,在血液中流淌,经过身体每一个地方。
疼痛不是一种知觉,而是一种感觉,它深藏在记忆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每每经过相似的情节,记忆会不自觉的涌现,原来它早已是一种寄托,对某段往事深深的纪念。
无法抽离心里隐藏的灰暗,想过放弃,想过远离,而命运却不放过对我的任意一次磨难,我不愿把它想成是一种折磨,我不承认自己的软弱.而所有关于往事的纪念,就像是褶皱了的信纸,一切无从辨认……
伤口会愈合,疼痛会模糊,只是疤痕永远都在,提醒你去记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