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渔唱

沧浪渔唱

枷革散文2025-04-16 00:04:50
沧浪渔唱是沔城八景之一,沧浪远古谓之沧浪湖。古沧浪湖位于沔州城东南面,它北接汉水,南倚洞庭:湖水烟波浩淼,一望无际。沧浪渔唱之景在傍晚,每当红日西沉,晚霞映天,远眺湖面,天水相接,浑然一体,天地间成了
沧浪渔唱是沔城八景之一,沧浪远古谓之沧浪湖。古沧浪湖位于沔州城东南面,它北接汉水,南倚洞庭:湖水烟波浩淼,一望无际。
沧浪渔唱之景在傍晚,每当红日西沉,晚霞映天,远眺湖面,天水相接,浑然一体,天地间成了五彩斑谰的色彩。夜幕降落,点点白帆,如晶莹的星星在苍穹中闪烁。微风轻拂,送来阵阵渔歌,回荡在沧浪上空……美丽的自然景色,朴实优美的沧浪渔歌,把沧浪湖点缀得如同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水墨丹青。
沧浪渔唱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楚国左徒大夫屈原,因主张联齐抗秦,遭到上官大夫靳尚,南后郑袖的强烈反对。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贬为三闾大夫,两次放逐。公元前313年,屈原初被流放,离开郢都来到云梦古泽。面对沧浪湖,他所遭受的谗毁和对国家前途的无限忧虑,像汹涌澎湃的潮水在心中翻腾。他抱着满腔困惑,飘拂着斑白的长须,蹒跚着零乱的步伐,时而仰天长啸,时而俯首沉吟,当他走到离湖(今监利县境内)时,著名的《离骚》已经酝酿成熟。
屈原在离湖边,遇到了一个渔夫,渔夫敬重屈原的人品,同情屈原的遭遇,他虽无力帮助屈原改变眼前的处境,却诚恳地挽留屈原在他家住下来,与屈原作了知心朋友。
屈原在离湖住了一段日子,在这里游沧浪,访民情,吸收民间养份,丰富作品的内容,光照千秋的长诗——离骚,最后在离湖边写成。
屈原在第二次放逐中,得知楚国被秦国侵吞,他悲愤至极,投湖南汨罗江而死。离湖渔夫听到屈原的死讯,带着国破之痛,缅怀屈原之丧,身穿孝服,架着渔舟,彷徨于屈原曾经游历过的沧浪湖,向世人传唱屈原的离骚。
离骚著就灵均去,传颂自有后来人。离骚本是一部抒情民歌,那脍炙人口的农俗;那启迪人智慧的农谚;那男女相恋的“好逑”歌谣;那催人奋进的求索精神……唱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通俗易懂。渔夫唱遍了云梦泽,唱遍了沧浪湖……沧浪湖上的渔歌,开始是渔夫唱,后来很多渔人跟着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腔调和风格。传说后来的沔阳渔鼓、道情,就是沧浪渔歌演变而来的。沧浪渔歌形成了沧浪湖上的一条风景线,文人把这一独特的风景,品题为“沧浪渔唱”,继而成为沔城的景点。
后世人唱一首渔歌,凭吊一次诗魂,更加激发学习屈原逆流而上的性格,坚忍不拔的意志,不畏艰险,上下求索的精神。
斗转星移,沧桑变迁,古沧浪湖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沧浪渔唱景点只陈遗址。沧浪儿女世世代代,仍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奋斗不已。他们唱出了更新的颂歌,绘出了更美的画图。正是:
沧浪湖水波连波,渔家儿女唱渔歌
世世代代颂屈子,承先启后谱新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