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之旅

嵖岈山之旅

慈孝散文2025-04-07 01:34:41
嵖岈山之行,拉开了自驾游的序幕,是今年春天一个美的回忆。——题记一我们是中午借助导航到达山脚下的。一座宫殿式的大门,将嵖岈山隔离成非自由赏玩场所。眼前是停车场,大大小小的车辆,从不同方向来,大抵是抱着
嵖岈山之行,拉开了自驾游的序幕,是今年春天一个美的回忆。
——题记


我们是中午借助导航到达山脚下的。一座宫殿式的大门,将嵖岈山隔离成非自由赏玩场所。眼前是停车场,大大小小的车辆,从不同方向来,大抵是抱着相同的休闲目的聚集在这座浪漫而又神秘浸染着西游文化的山脚下。
车多人多,恰逢小假。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农家宾馆,老板热情招呼着停车、就餐,一切妥当之后,我们便准备登山。
入山需要买票,大人70元,儿童半价。老公买了2大1小三张票,我们便顺利通过。迎面是苍松翠柏,竹林小路。周围三三两两或玩耍、或停歇的人们,看上去很热闹。有人手牵一匹肥壮的老马,张罗着刚入园的游客做一次牧民。
“来,坐在马背上,照张像作为留念吧!”他牵着马上前拉话。
“不了,谢谢。”我知道,骑不是白骑的,那是需要收费的。再说,女儿也不想索求这点刺激,于是那人便不再勉强什么,我们沿小路前行。
树荫遮掩的吴公路,一波一波的游人似乎显得拥挤。有人说,这是为纪念伟大作家吴承恩而起的名字。说话间,前方豁然开朗。接着吴公亭便出现在眼前。吴公亭座落在一湖清泉中,黑红的吊角飞檐,汉白玉砌的柱子,映着一潭碧玉,使眼前的风景很鲜亮。再仔细看,远处湖水碧深处,嵖岈山秀美的风姿,随着一漾一漾的清波,在水中若隐若现。
眼前的嵖岈山,看起来并不高。由于初春,缺少绿意的山体简直就是一座石头山。再说湖光塔影的初见,怎么说都像是公园。我有些理解“中原第一盆景”的含义。沿石径上,正午的阳光,略显狠毒了。由于费力气,那穿着毛衣的背,便有些潮湿,但丝毫不减兴致。跟随着陌生游客,我们友好地一路踏歌而行。
飘飘缈缈,有悠扬的梵音从远传传来。听导游说,马上要到包公庙了。那怪,我闻到了檀香味,丝丝缕缕,充溢着我的嗅觉。导游说,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一村姑年轻貌美,被一村霸看上,他想霸为己有,逼姑娘成亲。不料,姑娘被追悬崖,跳崖解脱,恰被包公解救。从此成为美谈,此庙是后人为纪念包公而建的。这里香火很旺,人群络绎不绝。大都是祈求平安的。入乡随俗,面对赐赠的平安香,我没理由拒绝。走进这佛家境地,我有些紧张。师父一身金色圣衣,敲着钵盂,眼睛眯着而振振有辞。我不知道师父都说些什么,也没看清正殿供奉着一尊怎样的佛像,只是随着他人,走近一个黑褐色的蜡坛里,将香引燃,而后一心虔诚将香插进大大的褐色的香炉中。学着他人的样子,跪拜离开。有人说,佛之极致,是普渡众生。在此,真心祈愿我及我爱的爱我的人,幸福平安!

离开包公庙,我们拾级而上。过了黑风洞,眼前的小路随山势而蜿蜒曲折,越发陡峭。
“哦,一线天!”有人惊呼起来。我这才发现前面竖立着的山石上赫然写着的这三个字。所谓的一线天,是两块巨石差不多平行竖立,人从其间隙里行走天空也不再辽阔,只有一线那般。这是此处唯一通道。但见前边游人一个个侧着身子小心前行,那缝隙差不多前后贴身,足见一线天之狭窄。我有些担心起来。不是自己,我这不胖不瘦的身体完全是可以通行的。也不是女儿,那小机灵完全是可以正面行走的。我只是担心老公那粗壮的肚子,缺乏弹性的腰身如何弯腰躬膝通过。正想着,听见女儿和老公的对话:
“爸爸,一线天你可不好过啊!要是卡在中间咋办?”女儿的话除了打趣,但更多的是忧虑。
“没事的,要是哦过不去,我就顺便饿几天,瘦了自然可以通过了。”老公笑着,一脸和气,那是慈父的感觉。他们的对话,让一线天行走的人们,艰辛中气氛轻松起来。我打前,女儿中间,但见老公将腰间斜挎的旅行包取下,以便减少阻力。他一手拎着,侧身屈膝(下边的缝隙略微宽些)慢慢前移。说来也巧,他竟然通过了。事实上,空隙看着狭窄,只是我们走惯了无拘束的路,这一线天才有那么新鲜和刺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甚至比老公再胖一点的人也是可以过去的。
过了一线天,便是凤凰台。这是嵖岈山最高峰。站在这里,蓝天白云下真是心旷神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刻感觉是那么真切。庆幸的是,我终于看清这山的真面貌。天地之间,眼前的嵖岈山一座座连在一起,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有的像吐苞盛开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五指,有的是一尊天然的石侯,有的是刚出水裸露白肚的海豚……那观音送子就更有趣了:高高的山尖,很像一尊观音佛像,身披乳白色的一泻天地的圣袍,神态自若,目视东方。其胸前抱着一个婴儿……看上去一高一低两座山峰,相得益彰,浑然一体。除了形似还有神似,叫人无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秀美,真是无法描摹。同行的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站在凤凰台凸起的地方,用新买的竖笛奏起了歌曲,那一个个弹起的音符,雀跃着一颗欢快的童心。仔细听那是《欢乐颂》。她妈妈即时捕捉,拍下了那一刻的纯真,真是一个富有童趣可爱的孩子。《凤凰台上忆吹箫》,受小姑娘的启发,我便吟咏起这首词: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一曲李清照的婉约,尽情抒发在这山水间。跨越时空,我有些悲怜起来……

山顶上,风光无限。叫人目不暇接。
山的奇秀,是那样林立。不见树木,却并不单调,因为那一扇扇兀立的山峰,如莲花般绽放在半山腰。”嵖岈“二字,山字作旁。嵖,给人一种零碎之感。岈。又叫人有凸凹尖利之想。嵖岈山,名字尽显山之奇特石之壮美!
远处的石侯,端坐山顶,双手捧着一个仙桃,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有“华夏第一石侯”的美誉。那飞来石,夹在两座山峰间,圆圆的,那可是亿万年前的恐龙蛋……奇怪,这么会被两峰托着不会斜落,这是地球在做着怎样的运动,还是大自然原本的巧合?我寻思着,陶醉着,拍下眼前那壮美的构成……
山脚下,绿绿的麦苗,给平整的田野铺上了柔软的地毯。一块块盛开的油菜花,点缀其间,像是给这块绿毯绣上了金色的大花。纵横交错的阡陌小路,四通八达。散落的村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