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说不得,不说得死
有时候觉得,活着,不说话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我倒不是信奉什么“沉默是金,开口是银”,只是有很多语言,囤积在内心深处,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时间、地点,通过口径表达出来。如果我喜欢一件事物,我会由衷地承认它的好
有时候觉得,活着,不说话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我倒不是信奉什么“沉默是金,开口是银”,只是有很多语言,囤积在内心深处,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时间、地点,通过口径表达出来。如果我喜欢一件事物,我会由衷地承认它的好,但我不会形容说,它怎样怎样;如果我爱上一个人,我会爱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好比一个人,看到自己手里的鸽子飞走了,他会真心祝福那只可爱的小精灵。这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境界。
在很多情况下,我对自由热不已;要知道,拥有绝对的自由,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可现实往往不遂人愿,自由就像稀世珍宝,那么弥足可贵。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不遗余力地追求之。许巍在《蓝莲花》里唱道: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想起小学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一只乌鸦只渴了,到处找水喝——最后如你所知,乌鸦运用衔石子的方法,成功地如愿以偿。在我看来,水就象征着自由,我则是那只虽然笨拙但很执著的乌鸦。
也常常由自由联想到生命。当你无所事事时,生命会显得特别漫长,就像我刚刚入学,觉得毕业对我而言的遥遥无期。但是当你壮志满怀时,又觉得生命像是流星,稍纵即逝,不留划痕。很多事情尚未来得及做,很多理想还未来得及实现,便已是时过境迁,抑或物是人非。我想我现在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介于无所事事和有所期待之间,进退失踞,左右为难。以前常说: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现在则成了: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币。
王小波有个著名的论调,沉默的大多数。两个人交谈,他甘心做个倾听者。我觉得这样也不坏。生活要像蒙莱托夫的诗歌一样浪漫而富有激情,而不能像卡夫卡的小说一样荒诞而没有出路。圣人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说,事分两端,可做和可不做。我不是君子,但我也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我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可说,什么说不得。当然,这个条件不能建立在我醉酒之后。
我不用手机,倒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多说话。真正久未谋面的朋友,是有很多话要说的,不用担心找不着话题。话说多了,难免口干舌躁,胸闷气短,后来就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老实说,我挺讨厌这样。而一般的猪朋狗友,往往话不投机半句多。嘴上说:有空常联系;其实心里想的是:没事别烦我。一来浪费感情;二来浪费话费。
话说多了,也容易染病,就是所谓的“话唠”。发病的时候,痛苦万分,仿佛心中压着一团火,喷不出来,将被烧死。这很可怕。治起来也比较困难,封住了嘴巴,人又会被憋死。真是求说不得,不说得死。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自由地表达。我国的《宪法》里,虽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这个说法本身就不成立,试想,被(法律)规定的自由还能称之为自由吗?所以沉默吧,MYFRIEND,就像我这样,深沉地幽默吧。
关于多说话,我的同事小杨有过一次极为恐怖的经历。那是他下班回家,恰巧路过一个坟场,当时月黑风高,凉风扫背,他心下甚是惴惴。忽然发现一座墓碑前有人在鬼鬼祟祟地敲来敲去,他觉得蹊跷,还以为是个盗墓的,就不再害怕了,冲那人嚷道:喂,我说哥们儿,做人可不能这么缺德啊,死人的东西你也偷呀。见那人不听劝,于是又滔滔不绝跟他说了一番大道理。终于那人开口了,那人冷言冷语地说:关你什么事儿,他们把我的名子刻错了,我现在要改过来!
同事小杨非常后悔自己的多嘴,并且当场吓得昏了过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